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航空业 > 正文
 

市场准入制度放宽 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继续看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01:39 信息时报

  时报记者 林建敏

  记者在民航总局日前发布的公告上获悉,2005年中国民航在进一步放松经济性管制政策、进一步扩大航权开放的同时获得迅速发展,全年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三项主要指标同比增长均将超过10%。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表示,中国民航今年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政策,调整航线航班管理政策,改进航班时刻管理,力推民航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

  政策环境将更宽松

  据悉,今年民航总局将按照《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继续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引导和鼓励新设航空公司以经营支线、货运和通用航空为重点;鼓励航空公司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设施设备使用不足的机场设立运营基地;引导新设航空公司与干线航空公司结成互补共存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增加区域航线覆盖面和航线班次;并修订出台《定期国际航班管理规定》,完善国际航线进入和退出机制;鼓励航空公司开辟至拉美、美国东部、加勒比、西亚、中东、非洲国家的航线。

  民航获批出现“井喷”

  记者了解到,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去年我国民营航空公司获批就出现了“井喷”的态势,仅2005年11、12两个月,就有6家取得了筹建资格(其中一家为货运航空公司),这其中包括了云南祥鹏、大众航空和昆明航空三家航空公司,相继获得民航总局批准筹建。使得2005年成为了我国民航业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年。

  民航总局的意图很明显,期望通过引入竞争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民航业的良性发展。

  为何各方资本对民航业青睐有加?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政策支持给各方资本以信心外,民航业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吸引各方资本进入的主要因素。据统计,2004年,中国民航全行业运送旅客同比增长了38%,全行业利润达到了86.9亿元,甚至相当于前10年的利润总和。虽然2005年1~5月,我国民航业与去年的盈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累计亏损了3.4亿元,但由于亏损原因是航油高涨吞噬了利润,而非市场需求低迷,对于看中民航运输市场前景的各方资本来说,亏损并未扰乱他们进军民航的步伐。

  业界观点 民航过多靠外部融资不一定是好事

  由于组建航空公司的初期投资巨大,目前许多民营航空公司大多靠外部融资运作,自有资金比例较低。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现状来看,一些获批的航空公司并没有行业经验或市场资源,单纯靠竞争很难在市场上取胜。而一旦公司面临危机,将烂摊子扔给

资本市场或者银行,最终利益受损的是国家和消费者。此外,国内主要盈利航线都已经被现有航空公司瓜分殆尽,新进公司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规模、独特的经营战略模式,将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林文志也曾表示,对中国民航业用10~15年的时间,将40多家小型公司整合成为3家大型航空集团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种行业的进步。如今,中国又出现了小型航空公司大量获批的局面,表面上看来,民航业似乎迎来了欣欣向荣的“黄金期”,实际上,这种繁荣却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