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嘉娜宝中国涉嫌做假账 前员工与总经理对簿堂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 13:0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吴乐 晋发自上海

  2005年12月7日,一份调解书在上海市静安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盖章生效。根据协议,革军小姐(化名)拿到了嘉娜宝(Kanebo)上海市场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嘉娜宝市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给她的经济补偿金人民币5万元以及相应工资。

  1个星期后,花王在日本宣布斥资4400亿日元买下嘉娜宝化妆品公司这家日本第二、世界第十的化妆品巨鳄。通过这项收购,花王的化妆品实力迅速提升到世界第六,并具备和日本化妆品老大资生堂抗衡的实力,其销售额已经占到后者的80%。

  但革军已经无法为此感到兴奋。虽然在嘉娜宝中国公司服务了5年,对这家公司有过深厚的感情,可是过去一年来的种种变故,已经彻底消耗了她已往的热情。“这一年,我经常在失眠中度过。”

  动荡不断

  革军是嘉娜宝市场公司和嘉娜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嘉娜宝化妆品公司”)的原中层干部。所谓的嘉娜宝中国公司其实是上述两个公司一套班子。

  刚刚过去的2005年,嘉娜宝中国公司一直处于动荡之中。2004年12月,自中国籍原总经理被日本总部召回后,2005年年初,嘉娜宝总部自爆中国分公司违规销售,中国员工与总部激烈冲突,一度拒绝上班。2月份以来,嘉娜宝(中国)开始“洗牌”,公司的工厂厂长(日籍)、市场部正副总监(均为日籍)相继辞职,管理部、销售部总监、物流经理、上海办事处经理、总经理秘书也另谋高就。目前依然留驻公司的原管理层只剩经理级别的3人。而在过去的一年间,日本派驻中国的负责人也前后换了3任。

  面对前员工造假账、违规销售的指责,嘉娜宝中国公司迎来了一个并不愉快的2006年元旦。

  导火索:罚单

  据革军叙述,一张罚单是导致她与公司正面冲突的导火索。

  2005年8月,大连市工商局由于嘉娜宝化妆品公司在大连违规销售进口化妆品要对其作出处罚,嘉娜宝需要上报大连地区5至7月的销售数据。当时,革军负责该数据的统计。而根据她的统计,大连4家百货店在此期间共销售81.33万元进口化妆品。

  据革军说,当时她的顶头上司要求将数字做小,革军以违反《会计法》和有悖职业道德为由,拒绝执行。最后,革军在大连市工商局下发的罚单上,看到5至7月公司共在大连友谊商城、麦凯乐商场、大连太百商场3家店销售进口品32.35万元,获违法所得23.06万元被没收,同时罚款20万元。

  “就算只统计3家店的销售额,也应该是77.25万元。无论从什么角度都算不出上面的数字。”革军说。

  此事导致革军和上司关系恶化。10月28日,公司免去革军职务,理由是:“不配合领导工作,缺乏作为公司干部应有的牺牲精神。”革军不能接受被免职的这个理由。11月10日,革军向嘉娜宝日本总部写信反映公司违规销售和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11月24日,她就接到通知已经被调往仓库。

  “我的一位同事也曾被调到仓库,他认为这是职业生涯的耻辱,就主动辞职了。而我选择了劳动仲裁。”革军说。

  但是嘉娜宝中国公司对革军的说法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公司先后两次给《第一财经日报》写信解释,公司5月30日已经取得了进口化妆品的进口销售许可,但是大连市工商局认为这个许可在大连市未被承认,才有罚款一说。第一封信指出,“本公司与大连市有关方面,进行了多次磋商,本着尊重大连市有关部门的管理,考虑到今后本公司在大连的发展,期望尽快解决进口品的问题,本公司接受了大连有关部门的罚款处理。”第二封信的说法是“对于接受处罚并不是因为本公司的财务有做假账的说法,而是考虑到本公司今后在大连的销售政策、对当地的贡献基础上充分理解以后作出的决定”。

  此后,该公司现任总经理垣见匡史主动约见记者,进一步解释说,6月份在上海市外高桥成立了上海嘉娜宝化妆品贸易有限公司(下简称“嘉娜宝贸易公司”),从6月份开始,原先与嘉娜宝化妆品公司签订的合同陆续转移到嘉娜宝贸易公司去,因此罚单上的销售额可能比实际销售额小。

  “我们是跨国大公司,不可能出现这种低级的情况。不是将数字做小,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垣见匡史说,“前员工确实曾被免职,每个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有不满。但是对前员工现在的做法我很痛心,他们没有顾及嘉娜宝(中国)还有800多员工的努力和感受。”

  记者电话采访了大连市工商局中山分局嘉娜宝罚款案的经办人钟科长。他对嘉娜宝的说法断然否认。他说:“绝对不会有磋商一事。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对于罚单上的销售额,钟科长说:“根据嘉娜宝化妆品公司的账目查出来的就是32万元。”对于大连百盛百货公司同期也在销售进口化妆品的事情,钟科长先说,这家百货公司没有销售进口品,听记者说嘉娜宝前员工指出该店也有进口品销售后,钟科长说:“这家店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之内。”

  革军直指嘉娜宝中国公司在撒谎:“嘉娜宝贸易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经成立,直到2005年9月以后,该公司才正式对外开具销售嘉娜宝进口化妆品的增值税发票,此前根本没有嘉娜宝进口品销售权利。更何况,嘉娜宝贸易公司和嘉娜宝化妆品公司是二个独立实体,财务独立核算,就算有一些合同转入贸易公司,罚款针对的是嘉娜宝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额,我当时统计的也是嘉娜宝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额,与贸易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一边接受罚款一边违规销售?

  嘉娜宝(中国)2005年系列风波的根源在于该公司成立之初的一项决策。

  嘉娜宝化妆品公司1995年在中国设立,生产销售合资品牌,1999年公司申请了50万美金额度的进口化妆品试销许可。然而合资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令决策者始料未及,由此引起的税收压力令该公司举步维艰,为摆脱困境,嘉娜宝于2000年4月成立了市场服务公司,用于合资品的销售。

  2000年,化妆品公司试销许可就已经过期。但就在2005年1月,当嘉娜宝日本总部突然翻出旧账,主动向上海工商局“请罪”,并向媒体公开此事,同时公布嘉娜宝(中国)200多个柜台的进口化妆品停止销售,嘉娜宝合资产品暂停销售。

  根据嘉娜宝员工的理解,总部此举,可能是在中国公司和总部发生冲突时作出的“清理门户”之举。“总部可以更正以前的违规举动,但是不一定非得向媒体公布。”因为就在总部宣布中国嘉娜宝公司违规当天,嘉娜宝中国公司大部分员工因不满总部不加解释召回原总经理,举行罢工。

  革军指出,事实上,在总部“自揭家丑”以后,去年1至5月,嘉娜宝中国公司一边接受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工商局的处罚,一边仍继续销售进口嘉娜宝化妆品。5个月共计销售了568.8万元进口品。

  “每月进口品的销售数据都汇总向总部汇报,而总部和中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却对此保持沉默。”革军说。

  嘉娜宝中国公司对此事的书面解释是:“虽然停止了销售,但是仍有销售额是因为代理商和店铺的销售收入在这之后入账所发生的。另外,虽然实施了彻底停售的通知,但公司的销售网点分布得很广,指令的到达不彻底以及一部分销售人员出于人性化,无法拒绝老顾客购买要求,所以发生了部分销售,对此我们表示遗憾。”

  垣见匡史说:“可能存在这样的销售人员,我没有亲眼看到。我们的管理可能有漏洞,我们要对此反省,同时,当时我们刚刚到一个新公司,要处理一大堆新的事情,这是个很困难的阶段。”记者了解到,垣见匡史是去年4月1日到任,之前,日本总部已经更换过两任嘉娜宝中国公司的负责人。

  受总部牵连

  事实上,嘉娜宝中国公司的系列风波不过是整个嘉娜宝公司动荡的一个缩影。

  由于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2004年4月,日本半政府性质的产业更生机构(IRCJ)出资80%,钟纺株式会社出资20%共同组建了株式会社嘉娜宝化妆品公司,同时,余语邦彦作为产业更生机构代表出任嘉娜宝CEO。

  2004年10月28日,余语邦彦主阵的嘉娜宝发表了“经营净化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主动向媒体公布了过去几年公司财务造假2150亿日元的过程。此事直接导致了嘉娜宝前社长帆足隆容等3人因涉嫌财务欺诈29日被日本司法机关逮捕。东京

证券交易所(TSE)决定于6月13日将该公司
股票
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摘牌。9月,全球最大
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日本分部的4名会计师遭到东京检察官的逮捕,他们被指控涉嫌帮助日本前化妆品巨头嘉娜宝公司高管伪造会计报告。

  “余语邦彦的处事风格非常强硬。”嘉娜宝员工反映。据悉,2004年年底,嘉娜宝欧洲分公司就有一批派驻的分公司高管因对新总部诸多不满集体辞职。

  而中国区情况也非常复杂。嘉娜宝员工反映,新任CEO余语邦彦与三九集团关系密切,2004年总部一度宣布携手三九成立合资子公司开辟嘉娜宝中国药妆渠道,嘉娜宝原总经理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反对,才导致被日本总部召回。最终,与三九合资计划已经告吹,不过嘉娜宝药妆已在

  垣见匡史主阵下已经亮相市场。

  之后,嘉娜宝就陷入一片混乱。原化妆品和市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由和田达雄换成了岩间孝夫,后者原在嘉娜宝母公司钟纺株式会社中国公司任职,现在也是嘉娜宝贸易公司的新董事长。

  “2005年,公司内部情况非常糟糕。岩间孝夫在嘉娜宝公司内部也有自己的势力。目前的管理部总监据说就是他以前的翻译。”革军说,嘉娜宝化妆品公司确实曾将一部分销售合同向贸易公司转移,

  革军认为这显然伤害了化妆品公司的利益。就为这件事,革军也多次向管理部总监提出异议。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