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深圳将重点打击豪宅炒作 政府考虑提高首付比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 12:55 第一财经日报

  政府正在考虑提高购买第二套住宅与高档住宅的首付比例,并加大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力度

  王锋告诉记者,如果深圳楼市2006年继续延续去年走势,调控不但不会终结,反而将成为更猛烈调控的开始

  本报记者毛瀚民发自深圳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深圳市国土房产局副局长黄珽在座客深圳电台“民心桥”节目时表示,深圳2005年的房价1~9月运行比较平稳,但10月份之后一度上升很快。深圳国土部门近日指出,房价上涨最快的“罪魁祸首”是高端豪宅市场,政府2006年将加大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力度,届时九成商品房土地将建普通房,并重点打击高端豪宅炒作市场。

  豪宅价上涨26%

  黄珽称:“前11个月深圳商品住宅均价达6958.4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3%。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804.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92%,住宅需求呈持续旺盛的态势。”

  黄珽分析指出,根据对住宅价格及产品结构的分析,占住房主题的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的上涨幅度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据统计,2005年前11个月,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内的普通商品住宅销售套数占全市88.63%,价格同比上涨10.82%,涨幅相对较小;144平方米以上的高档商品住宅销售套数占全市的11.37%,价格同比增长26.16%,涨幅较大,所以这一块将可能是政府今年关注的重点。

  深圳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深圳近两个月普通住宅上涨大概在10%左右,主要是高端豪宅市场上涨幅度较大,因此政府今年将着重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并可能重点打击高端炒房市场。”

  第二套房可能提高首付

  “国土部门现正在考虑提高购买第二套住宅与高档住宅的首付比例。具体操作时,掌控着全市房地产信息交易系统的国土部门将赋予各大商业银行查询该系统的权利,一旦发现购房者在信息系统中显示‘有房’,银行在办理按揭时便将提高首付到四至五成。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与金融系统召开过多次碰头会。如果目前的调控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将考虑实施。”这是前不久在一次有关房价调控内部会议上一位官员的讲话。

  “经过与物价部门的沟通,我们将考虑实施房地产价格备案制。开发商如想提价,必须到物价局备案登记,备案后方可提价,这样至少将在客观上遏制楼盘销售中的任意提价行为。”这位官员还提醒在场诸多业内人士,正在试点的物业税有望在几年内推出,这项增加不动产保有环节的税负未来也将对平抑房价起到一定作用。

  王锋告诉记者,如果深圳楼市2006年继续延续去年走势,调控不但不会终结,反而将成为更猛烈调控的开始。

  此外,王峰表示,深圳国土部门出台的几条遏制炒房措施当中,在提出要增加普通住宅土地供应、打击开发商违规操作之外,还明确提出深圳市未来将效仿香港“公屋”做法,增加政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未来十年将供应2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面向以非户籍人口为主体的中低收入群体,作为只租不售的住房保障,这些相关政策值得深圳市民期待。

  关注普通商品房

  黄珽还表示,房价问题决定价格的关键取决于供求关系,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已联合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加强宏观调控,包括增加土地供给。一方面,2006年的土地将适当增加商品房供应,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利用,盘活存量土地、烂尾楼等土地;另一方面,将调整住房的供应结构,初步设想是,在商品房土地出让时,规定一定的建筑面积内有一定比例的普通商品房,可能是80%~90%以上都要建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另外,还将加大力度关注住房保障体系,关注低保家庭、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机制,2006年将公布具体措施。

  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楼市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置业者对住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果发展商能把握好楼市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中低档住宅的开发,在优化产品的质量和完善相关配套的同时,又能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将有利于对发展商自身及楼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上,重拳调控再次启动月余以来,深圳楼价确实有所回落。国土部门统计显示,到2005年12月5日,深圳商品住宅每平方均价回落到6800元,但仍远远高于去年均价5979元的水平。“政府并不缺乏调控的手段,关键要视市场发展情况而定。”一位业内人士说。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