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资本荒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 18:10 《财经时报》 | |||||||||
□ 李峰 回望蒙牛的发展奇迹,有人会感叹,如果当初这4.77亿港元的弹药是依靠银行贷款等较为廉价的方式取得的,蒙牛今天依靠自己的力量再去香港IPO,造就的何止是牛根生等几个亿万富翁。
但历史没有办法重新来过。 正是在国内资本市场还显荒芜、金融工具奇缺的大形势下,才有了民营企业,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企业的所有权为代价,与跨国资本协力,完成在中国的产业布局。 但是这些被资本力量所驱动的中国企业家们,都不免会有兔死狐悲的伤情。 2005年12月22日,牛根生的老上级,内蒙古伊利集团原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管涉嫌挪用公款案在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1999年至2004年间,伊利高管试图进行的MBO成为郑俊怀获罪的诱因。公诉机关的起诉书称,郑俊怀等5人从1999年底到2004年7月约5年的时间里,挪用公款超过3000万元,其中郑俊怀为主犯,其余为从犯。 郑俊怀在应诉中称,当时有人要求收购伊利的社会法人股和二级市场流通股,进而控制伊利。他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就和其他人商议成立华世商贸公司收购伊利股权,此举既可避免被恶意收购导致伊利控制权旁落,又是为将来伊利施行高管股权激励预先收购部分社会法人股。 对于像郑俊怀这样官员与企业家身份模糊的角色,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根本无法给他提供MBO所需要的资金。 当回忆起自己创业时的艰难,再联系到今天的处境,55岁的郑俊怀在作法庭陈述时忍不住当庭痛哭。 2005这一年,伊利完成了百亿元销售的跨越,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乳品独家赞助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