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龙永图为什么2005年被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14:40 财富时报

  就因一句“中国汽车不需要为了发展‘自主品牌’而发展‘自主品牌’。”的话,曾为中国入世奋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的龙永图,就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作为龙永图个人而言,他可能永远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被冠以这样能遗臭万年的骂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2005年中国汽车界中,最引人关注的要数“自主品牌”这个字眼了。而是否要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和如何发展自主品牌也就成为业内业外,中国人、外国人共同讨论的热门话题了。

  龙永图,在所有国人心中他是WTO的代名词。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入世的意义一度被解读为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在15年的艰难谈判中,龙永图曾在谈判中摔座离席,也曾将美国代表赶出会议室,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是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世界接纳中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受人尊敬的老人。

  然而,在2005年8月21日广州花都进行的汽车论坛后,龙永图在一些国人心中的地位一下从“伟人”沦为了“卖国贼”。在论坛上,中国WTO谈判的主帅龙永图与中国最资深的汽车业专家、中国汽车业老领导何光远在

自主品牌的观点上发生激烈地辩论,这一话题也成为论坛上最大亮点。他们两方的观点也代表了目前国人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两种典型不同立场。龙永图认为在发展“自主品牌”问题上不必把它提升至很高的高度,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发展‘自主品牌’而发展‘自主品牌’”;而老领导何光远则坚决反对龙部长的意见,认为:要真正在世界汽车界立足,要真正做到强大,就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品牌”。至此以后,对于此话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还越发激烈了。而反对龙永图观点的各界人士,为了表示出对其观点的愤慨,将龙永图头上冠以“卖国贼”的称号。

  龙永图≠李鸿章

  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卖国贼”的名人,不在少数,而其性质倒也不全相同,有的是出于无奈而为之,有的则纯属于“卖主求荣”的龌龊之辈,但因为其结果相同且关系实在重大,所以自然也就难逃被冠名的结局。

  放眼中国历史,被冠以“卖国贼”名号,且又由此引发后人争议最大的当属“李鸿章”大人了。所以有些业内人士,把龙永图与李鸿章比较了一番,认为一个是对“自主品牌”彻底失望了,一个是出于无能为力了,两人都是冤枉至极。更有龙派人士曾攻击何领导,“在任职时对于‘自主品牌’没有能力搞好,下台了又唱起高调来了。”何派人士,当然要反击了,“此一时非彼一时,当时的国家实力还未到一个高度,很多问题无法面对。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然了,国家的支持,国民的响应,你还信誓旦旦地说‘对其失望了’,这是理由吗?”

  对于龙、李之比,许多人也发出了不同的看法:龙永图今日所处的地位与李鸿章当年绝对是本质上的区别。当李鸿章不得不一次次作为清政府的全权代表四处谈判时,手上没有任何筹码,面对被大炮指着的芸芸众生,面对软弱的清朝政府,他的不得已是被迫的。他在临终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而每次谈判完毕之后,都有人声称要“食其肉寝其皮”,以雪“心头奇耻大辱”。李鸿章因此成为一个道德反面人物。

  而龙永图并非孤军奋战,他不仅有一个世界上任何国家不敢小睽“中国”在支持他在国际舞台上畅所欲言,还有十几亿中国人对于他的信任。他怎么可以妥协,认为发展“自主品牌”是可以商量的事,没有自主的

知识产权就没有发言权,决定权,难道让我们十几亿人总是听别人的摆布吗?

  民族强大需要“自主”

  其实,无论谁是谁非,主要的矛盾还是集中在“民族性”上,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地中国人,可能有很多遗留下来的“劣根性”,我们也不予以否认,但千万不要涉及“民族”,在这一点上,多数国人是不会妥协。包括“美国”在内的移民国家是不能理解这种情感,强烈的“民族性”在中国人看来是无比自豪的。在“民族性”上,多数国人认为国家强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拥有很强势的“民族品牌”作为后盾。现在我们的合资公司在产品问题上基本没有发言权,任何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更改一下都要拿到国外去认证,一拖就是很长时间。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推出几年的产品,拿到我们这里,我们还要觉得是人家恩赐我们的,难道我们不觉得悲哀吗?

  一些非龙派,也非何派的人士,较为客观的分析说:何派人士如此激烈的在和平年代把“龙永图”称为“卖国贼”也确实是太过了些,不能磨灭龙部长在国际上为中国做出的贡献;但自主品牌还是需要发展的,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开放,通过跟国际合作,学习他们的技术,学习他们的管理来壮大我们自己,提高我们的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发我们的自主能力,逐渐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发展起来,把自主品牌搞好。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得到更好更多的利益,才能在我们的国土上说了算。我们现在可以说自己是“汽车大国”,但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一个“汽车生产大国”,说白了,就是“技术工人”、“组装者”。一个人口数量占据全球五分之一的大国,连一个拿得出手的汽车品牌都没有,还要以组装别人的产品为生,不免有失“大国”二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1,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