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标准逼地方政府淘汰落后产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13:51 南方日报 | |||||||||
在近日发表的《中国人在卖“硬苦力”》一文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从计入能耗后得到的结果看,中国不仅没有从电解铝出口的增加中获得利润,反而净赔了90多亿元。除此之外,它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生命损失。而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硅铁、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中。 “列入淘汰类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未来都将被淘汰,除了禁止投资以外,对现有
公报制度“逼”地方政府节能 在2005年的经济舞台上,节能降耗一再被中国政府强调。“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更是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大国在资源紧缺时所作出的表率。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并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这样似乎还不够。1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又联合发布了一个让各地甚为震惊的消息:从明年开始实施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通知要求,从明年开始,每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将联合向社会公布各地区上一年度的五大指标,包括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万元GDP电力消费量等。 发改委的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方政府由于受财政动机、扩大就业以及突出政绩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过分强调本地利益,忽视了要确保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相适应。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逼迫”他们淘汰落后的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只有这样,能耗降低20%的指标才有意义。 耗能降20% 意味发展模式根本转变 “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模式、能源战略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研究员周凤起指出,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时代,都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然而,中国现阶段已丧失了用这种模式发展的条件,只能走资源节约型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史丹也认为,公布GDP能耗指标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会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实施能源消耗指标公布制度,对能源的消费方面也是一种监督。 资料显示:占全球总人口1/5的中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只有4%,但单位产值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主要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高40%。 “20%的指标就是为了促进能源节约,但是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能量总量控制的指标。”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对此问题,周凤起深有体会。他说,我们一直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能耗比较低的第三产业。但实际上在过去15年中,中国第三产业基本上踏步不动,能耗明显的第二产业大幅增长。在2003年和2004年,不少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这也正是这两年GDP单位能耗不减反增的一个症结所在。 “目前中国的万元GDP能耗约为1.5吨标准煤。如果能耗降低20%,则万元GDP能耗为1.2吨标准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表示,这个水平将大体上接近非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2000年的消耗水平。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十一五”末期与“十五”末期比,当年节能即可达6亿吨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能源、资源、环境压力。 20%的目标如何实现? 20%的标准能不能实现?业内专家和企业界的人士同时为政府捏了一把汗。 对这个问题,谢伏瞻的回答是:经过努力这个目标可以实现。1980年至2004年,中国万元GDP能耗年均降低4.1%。只要保持或略高于这一水平,即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权威数据也显示,我国能源仍然有大约20%的节能空间。中国的发电、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产业消耗中一次能源占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30%。 在周凤起看来,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是在技术方面有差距。虽然中国的GDP单位能耗在过去20年中下降了60%,但如果按百万美元的耗能标准来比较的话,中国比日本要高9倍。二是主要高耗能产品的能耗、单位产品的能耗仍然比国际水平高出25%到60%。 “但是,20%的标准不应该一概而论,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来说,应该实施不同的标准。”社科院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一些耗能较高但是又是必须要发展的行业应该适当上浮,另一些行业可以适当下浮。 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几乎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万元GDP其实与能耗之间不存在完全的线形关系,一些企业虽然能耗标准很低,但是它也可能在浪费资源,一些高耗能的企业虽然已经将能耗标准降到最低,也可能仍然被认为是“应该降低能耗的企业”。 国际能源经济协会中国分会委员、能源部前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成章也认为,目前中国处在重化工发展阶段,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目前仍需大力发展,不能一味打压,应在技术革新上下功夫。 对于专家们提出的这些看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郁聪的观点是,目前的关键,是如何将这20%的目标分解到地方和具体的企业。 郁聪认为,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设定目标十分关键。对于山西、内蒙古等省份来说,他们的企业大多属于重化型和资源型企业;但是,在上海、浙江、广东等省份,他们的产业结构又完全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结构,制定不同的节能目标。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