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为什么做汽车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11:54 财富时报 | |||||||||
为了摄取更多的利益,为了扩张企业的实力,一个家电企业“奥克斯”进军汽车业,然而,“奥克斯”这个“黄粱梦”还没做多久,就被残酷的现实一棍子给“闷”醒了。 “梦”终究只是“梦” 2003年7月,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奥克斯”8人小组,兵分两路,分赴各地开始
以上就是“奥克斯”进步汽车行业的历程,然而,2005年3月23日,家电企业奥克斯集团批准了旗下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全面停产的申请,至此,奥克斯终于全面退出了汽车制造行业。用奥克斯新闻发言人黄江伟的话:“奥克斯就当作了一场汽车梦。” “奥克斯”的梦完了,不至于为了赔钱而烦恼了,可是曾为“奥克斯”的追捧者——用户们就该夜夜睡不着觉了。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吗?” “自己的道行还不行,就想渡化别人。” “说是‘梦’?他们亵渎了‘梦’这个词!” 几位汽车消费者很气愤说道。 说实在的,“奥克斯”从一个民营小厂,升级为“家电大鳄”也并非“酒囊饭袋”,只是他把各个行业想得过于雷同了。 当年,还是民营小厂的“奥克斯”用低价策略强行攻入空调市场,画地为营,而后又挥师进军手机行业,一时之间风光无限好,气势分外猛。然而,他们也感到低价策略在“家电业”带来的是微薄的利润,这根本无法满足“奥克斯”扩张“版图”的野心。于是,“奥克斯”便瞄准了被称为“暴利行业”的汽车业。 在空调及手机上赚得好处的“奥克斯”故伎重施,想利用“低价策略”从汽车行业分一杯羹。在暴利的汽车行业,即使是使用“低价”,其利润也是远远高于“空调”“手机”的。但当“奥克斯”带着这些“理念”和所谓的“梦想”冲进汽车市场时,才发现有点找不着北了。“空调”“手机”在某种意义上毕竟有它的共通点,其消费者群也相对稳定,可是“汽车”则不然了,这个从开发到研制到生产到销售到售后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巨资来承担的。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让“奥克斯”“胎死腹中”了。那就是“生不逢时”。2003年,中国汽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让众多汽车厂商大赚了一笔,这可令大家眼红不已。可是进入2004年,中国汽车又突然进入了“灾害”年,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一下子大的汽车厂商都面临“断粮”,更不要说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了。而“奥克斯”又没有很扎实的基础,根本没有能力承受这个巨变。 所以说,一个家电大企业斥资巨款,费时费力费钱的跨行经营,就是为了赚取“利润”,而“奥克斯”退出汽车业也就是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利润,更面临影响其它产业。 要以“奥克斯”为戒 其实,我们不能单看“奥克斯”本身,“奥克斯”是这种跨行业经营企业又失败的典型,所以这种行为已成为一种现象——可成之“奥克斯”现象。 面对暴利行业,各个非专业企业都想插一杠子,然而在市场低潮到来的时候却又没有能力面对。造成市场的混乱,消费者有受骗的感觉,对整个市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们把“汽车”想得太简单了,他们把自己想得太厉害了,他们对于市场太不了解了,他们对于消费者更是太不负责任了。 自从1999年吉利汽车首开民营企业造车先河以来,“造车梦想”紧紧抓住了波导、美的、新飞、奥克斯、比亚迪、万向这些知名民营企业的心。三年以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的民营资本高达117亿元人民币,在地方政府主导的造车热退潮之后,短时间内大笔民资的进入,一度曾使业内惊呼:民营资本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中除国资、外资之外的“第三股势力”。但从2004年至今,一些企业纷纷暂停或者终止了自己的汽车项目,比如夏新、波导、德隆、奥克斯,正如这些熟悉的名字进入汽车行业时带来的轰动一样,它们的淡出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民营企业大量退出造车行列,100多亿资金编织的造车梦远不如想象中绚烂。 2004年开始,汽车市场景气渐失。合资企业大量新车上市,并掀起持续不断的降价浪潮,造车基础本就薄弱的民营企业销量大幅度下滑,利润空间也受到挤压。就比如,奥克斯汽车原本计划2004年销售2万辆,实际上才售出2000多辆。由于“奥克斯”有望在4月初拿到手机生产牌照,要全力支援“手机”业。汽车和手机,权衡之下,奥克斯在手机产业成功的把握更大。“长痛不如短痛”,主动退出,不是没有期限的等待或者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再退出,孙健认为“奥克斯”早点抽身出来是明智之举。 然而,他们认为是明智的,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他们还再为没有陷得太深而沾沾自喜,可是把已成为他们客户的消费者又至于何地呢?一辆十几万的车,没有了保修,没有了维修地点,更没有了配件来源,他们的车子怎么办?十几万,对于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奥克斯”来说没有什么,可是对于一般百姓,可能就是攒了数十年的家产。永远再说“消费者是上帝”,然而坐这个上帝的位置还要冒着随时倾家荡产的危险。消费者一次次被欺骗,他们还怎么去信任一个企业,一个所谓的“大品牌”。 其实,讨论为什么他们要做“汽车梦”,只是一句话:为了钱。“梦想”一词,在词典里是多么的美妙,它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是一个可敬的目标,然而却让一些无耻之徒用来解释自己的糊涂行为。认真总结教训吧,100亿人民币不是个小数目,它可以用来实现很多很多梦想,不要再不负责任的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来掩盖看似很有创意的行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