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五大障碍影响技术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8:49 中国产经新闻

  投资体制和企业制度不合理、资金缺乏、人才缺乏、市场信息不灵、技术引进有余而消化吸收不足——

  CIEN记者赵和平 北京报道

  对于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冶金协会的副会长宋继军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
时说:我国钢铁产业的高端产品与国外存在差距。我国进口的钢材产品中,大路货居多,而高端产品较少。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进口的2000万吨钢材中,有80%为板材,而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如冷轧板仍然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大量进口钢材产品的同时,并没有同步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我国目前还只是钢铁大国而非钢铁强国。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改造进程缓慢。对于技术硬件,企业可以通过进口获得,但是软件却无法进口,国外的专利技术也不会卖给我们,因此,国内企业缺乏的仍是核心技术。同时,国外的技术积累大多为5年,而我国的技术积累还远远不够,国内企业因而迫切需要加快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进程。

  钢铁专家石启荣在接受CIEN记者的采访时认为: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是制度性缺陷。我国投资体制和企业制度不合理,很多大型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严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欠合理,影响了技术创新的进程,也助长了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等、靠、要”思想。

  资金缺乏是阻碍创新活动开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少,一些科技成果中适合批量生产的经费缺乏,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

  人才缺乏是国企技术创新乏力的另一个重要障碍。很多企业既缺乏工程技术人员,更缺乏技术创新的组织者——企业家。人才梯队不合理,存在结构性缺陷。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没有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不合格的员工难以淘汰,急需的人才难以吸引进来。

  市场信息不灵导致企业改造变成了瞎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决策靠拍脑袋。一方面是市场信息少,另一方面是市场信息乱,不准确、不及时。企业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而是上一个形象工程,片面追求高产量和大规模,往往造成“技术改造工程”上马之日,就是企业的亏损之时。

  技术引进有余而消化吸收不足。我国很多企业仍存在重引进、轻开发,重新建、轻改造等现象。设备引进比例高而技术引进比例低,而且没有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0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