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核心是投资关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8:38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记者 赵和平 北京报道 “我国钢铁工业目前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市场有些‘冷’,不过,钢铁产业总体上呈现波浪式发展,无论处在波峰还是波谷都是暂时的。高端产品少、产能落后和缺乏核心技术却是我们的‘软肋’。”日前,在2005~2006年钢铁形势分析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董志洪指出。
对于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冶金协会的副会长宋继军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说:我国钢铁产业的高端产品与国外存在差距。我国进口的钢材产品中,大路货居多,而高端产品较少。目前我国进口的2000万吨钢材中,有80%为板材,而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如冷轧板仍然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大量进口钢材产品的同时,并没有同步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我国目前还只是钢铁大国而非钢铁强国。 “软肋”给外资以机会 据唐山市科技局工业科技处工程师李东伟介绍说,唐山市在“十五”期间钢铁生产装备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引进生产设备中需要消化吸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技术的改进和再创新。唐钢卷曲机是国外进口的,比较先进,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国外厂商是保密的,更不会提供一些关键的参数。这就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很大制约,不能充分掌握主动权。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在特殊钢材方面,大部分仍依靠进口。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改造进程缓慢。对于技术硬件,企业可以通过进口获得,但是软件却无法进口,国外的专利技术也不会卖给我们,因此,国内企业缺乏的仍是核心技术。同时,国外的技术积累大多为5年,而我国的技术积累还远远不够,国内企业因而迫切需要加快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进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国内钢铁企业主导重组涉及到省与省之间跨区域的整合,触及到地方利益、税收制度等诸多问题,实施困难,而外资收购可能更简单。因此,也可以说,外资正是择机击中了国内企业的这一“软肋”。 据了解,最近宝钢打算从日本引进优质冷轧薄钢板的制造技术,而这恰是此前中国钢厂的软肋,亦是日本钢铁业的‘杀手锏’。是什么使日本不得不在身边培植起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对手?分析界称,此次合作中方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宝钢有望攻克优质冷轧薄钢板的制造技术——这恰是中国钢铁企业的软肋,在中日两国近期关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钢铁临时进口限制的谈判时,日本就以中国不能生产家电和汽车专用板材为由,要求中方对日本产品给予例外处理。新日铁公司北京代表处的一位日方工作人员说,这次合作可助该公司借机打开中国市场。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迫在眉睫 专家指出,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化技术创新的管理是钢铁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要切实加大对产品开发的投入。我国钢铁企业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为迎接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大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扩大对设备更新的投资,加快产品更新的速度,以便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提高科技投入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