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2006:中国产业实质变革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6:44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朱冰尧 张万武 北京报道

  如果说“十五”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五年,那么未来的“十一五”将是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五年。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飞速增长,据最新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在世界排名第六。但是,中国为这些经济成就付出了资源超前支出、环境破坏严重等昂贵的代价,同时暴露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稳矛盾比较突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十一五”规划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也是追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实质性”举措。产业变革将是2006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压轴大戏。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变革

  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同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

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势头,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是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从2006年开始到今后较长的时间里,中国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从而最终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科学协调发展。

  产业变革重在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从三项产业看,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从产品结构看,高消耗产品、粗加工产品、低端产品还占主体地位,贴牌生产的产品占相当比重,

自主品牌、知名品牌不多;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在某些行业依然突出,企业间、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不细,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配套协作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资源浪费严重。所以,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节约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目前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主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微薄收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呈上涨趋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这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科技领域的重点任务,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目前,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上升到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主要矛盾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资源相对不足,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水和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许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且资源的时空、地域分布不均衡。同时,中国目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不足的矛盾。资源瓶颈约束若得不到有效缓解,中国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重点包括: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通过实施规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等标准;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实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

  未来产业调整趋势

  日前,国家正式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两个政策性文件。国家出台产业政策,以政府的“有形之手”科学地干预市场,目的在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两个文件的出台,将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具体化,将会进一步指导2006年的产业发展与运行。

  这两个文件明确提出,“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继续推进工业化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依然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两个文件通过有鼓励有惩罚的方式,对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突出的设备与产品做出限制和淘汰的明确规定,为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腾出市场空间,符合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在《暂行规定》中,提出鼓励一些产品生产向“大型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并单列一节,提出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在《指导目录》的限制性条款中,对诸多行业的进入规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将会被排除在市场以外。

  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将是200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近两年,针对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了控制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行业的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一些地方和企业还在继续上新项目;有些行业尽管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潜在的产能过剩不容忽视。

  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具体来看,

钢铁产业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可是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铁合金行业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有40%左右。焦炭行业产能超出需求1亿吨,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000万吨。电石行业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放空。铜冶炼行业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2004年年底的1.3倍,2007年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的能力,远远超过当年国内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

  从目前趋势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抓紧解决,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据发改委相关部门透露,从2006年开始,要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引导,积极推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