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民营航空的镀金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0:07 中国经营报

  作者:柴莹辉

  2005年11~12月,我国民营航空公司的获批忽然出现了“井喷”的态势,共有六家取得了筹建资格(其中一家为货运航空公司)。仅12月初至今,就有云南祥鹏、大众航空和昆明航空三家航空公司,相继获得民航总局批准筹建。使得2005年成为了我国民航业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年。

  民航总局的意图很明显,期望通过引入竞争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民航业的良性发展。

  为何各方资本对民航业青睐有加?除了政策支持给各方资本以信心外。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民航全行业运送旅客同比增长了38%,全行业利润达到了86.9亿元,甚至相当于前10年的利润总和。民航业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吸引各方资本进入的主要因素。

  然而2005年1~5月,我国民航业与去年的盈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累计亏损了3.4亿元。但由于亏损原因是航油高涨吞噬了利润,而非市场需求低迷,对于看中民航运输市场前景的各方资本来说,亏损并未扰乱他们进军民航的步伐。

  面对大举获批的航空公司,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谨慎表示,在目前蜂拥而至的资本中,要警惕某些资本是在借航空公司的“壳”打自己“算盘”。

  由于组建航空公司的初期投资巨大,民营航空公司多靠外部融资运作,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以武汉的东星航空为例,就打算用1.8亿元撬动价值120亿元的飞机购买/租赁合同。但从目前现状来看,一些获批的航空公司并没有行业经验或市场资源,单纯靠竞争很难在市场上取胜。而一旦公司面临危机,将烂摊子扔给

资本市场或者银行,最终利益受损的是国家和消费者。另外,考虑到一些外国航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渴求,一些新建的航空公司成立后也可能待价而沽,将手中的“壳”转手卖给国外资本从中赚取利润。

  此外,组建航空公司还有一项特殊的优势——拥有稳定的现金流。由于航空公司起步时往往选择租赁飞机,资本投入不太大,而机票预售时大部分是现金结算,因而即使航空公司不赢利,也可以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现金流。至于这些现金流对一些民营资本有什么意义,就是他们自己在盘算的事情了。

  英国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林文志(Tim Ramage)曾表示,对中国民航业用10~15年的时间,将40多家小型公司整合成为3家大型航空集团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种行业的进步。如今,中国又出现了小型航空公司大量获批的局面,表面上看来,民航业似乎迎来了欣欣向荣的“黄金期”,实际上,这种繁荣却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而“黄金期”的实质则是“镀金期”。

  第一批进入市场的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董事长刘捷音认为,航空公司没有自主引进机队和自由选择航线的权利,再加上飞行员紧缺的市场现状,新进入的航空公司将面临重重枷锁。

  目前,奥凯只运营着一架波音飞机,春秋和鹰联也分别只有2架空客,根本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而市场的竞争却愈加激烈,除了惯用的“价格战”伎俩,近日各航空公司又相继调高机票代理人的佣金比例,用以收购和巩固自己的渠道商。面对老牌航空公司的凌厉攻势,新进者的处境愈加尴尬。

  一位民航资深人士表示,国内主要盈利航线都已经被现有航空公司瓜分殆尽,新进公司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规模、独特的经营战略模式,将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