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莹 发自上海
今天下午,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将全面开工。作为国家航空战略和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民航总局和上海市政府的官员都将出席开工仪式。
看齐国际枢纽
浦东机场1999年建成,当时预计到2005年的客流量和货运量分别是2000万人次和75万吨。但实际上,今年的客流量和货运量将达到2500万人次和210万吨左右,大大超过设计规模。
上海机场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德润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将扩建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主要是因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机场都正在按照国际航空枢纽的规格建设,比如日本的成田机场、韩国的仁川机场、新加坡机场、中国台湾的桃园机场等。如果不抓住时机按照这个规格建设的话,许多国际干线的中转就不会设在中国、设在上海,这样就很难在国际航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李德润表示,浦东机场硬件上已具备建设国际枢纽的条件:现有的T1航站楼加上即将动工的T2航站楼和已经预留位置的T3航站楼,已经达到了年客运量8000万人次的规模,2015年总体建设完成后,浦东机场客运量基本能进入世界前三位。
“人性化”改造
浦东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将原有的4个独立单元式航站楼布局调整为一体化航站主楼加两个卫星厅的新布局。李德润说,这大大地方便了乘客的中转,考虑了更“人性化”的设计。
对于本次扩建的200亿元投入,李德润介绍说,这笔资金一部分是自有资金、上海市政府的资本金投入和国家民航总局机场建设费的拨款,另一部分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和上市公司的融资。
李德润表示,200亿元只是初步估算,最后的实际花费会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他解释说,由于推行的是无底价招投标,技术好且报价低的企业才能中标。已经中标的部分项目比预计低了30%~40%,个别项目甚至节省了60%。
注意利用现有资源也是此次扩建的特点。李德润举例说,新建的航站楼虽然在体量上是现有的两倍,但节省了另设站点的成本。另外,将国内航班的出发和到达点设在一个混流层上,也节省了空间成本。
为了把上海建成国际航空枢纽,机场集团做了四个发展规划,即“浦东机场整体规划”、“虹桥机场整体规划”、“枢纽建设战略规划”和“机场集团战略规划”。李德润说,前两个规划是关于机场本身的,第三个是涉及这个国家战略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的,第四个是保证前三个的重要支撑,即集团如何在组织架构上实现对两个机场的管理,包括如何从原来的生产经营到今后的资本运作和资源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