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举步维艰的马拉松式谈判 三问铁矿石价格谈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6:09 解放日报

  举步

  维艰的2006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成为一系列矛盾关注的焦点——

  如果说去年的谈判还仅仅是就上涨幅度进行争论,那么今年的分歧显然更加原则性———是铁矿石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的分歧。作为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的中国,在
这场谈判中所面临的考验,不仅仅是如何提高谈判技巧,更是在整个钢铁产业领域寻求国际话语权的问题。

  截至本月中旬的最新消息,2006年度国际铁矿石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中国、日本钢厂与巴西CVRD、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等三大国际矿主之间,意见几乎完全相悖,没有什么进展。

  “这次谈判,起码要到明年3月份才会有个结果。”几位接受采访的钢铁分析专家预测相当一致。在他们看来,2006年度国际

铁矿石价格的决定过程,将比2005年度更加漫长而艰难。

  国际矿主为何漫天要价

  明知道中国钢铁企业今年日子不好过,世界三大矿业巨头为何执意要再涨价?难道真的想落井下石吗?

  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钢铁产品的平均降价幅度已经超过20%。而且,从主要钢厂公布的明年第一季度指导价格来看,恐怕还要再降15%左右。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表示,我国

钢铁业产能过剩明显。这些市场不景气的强烈信号,让中国钢铁企业感到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但CVRD等国际矿主似乎视而不见,从今年10月以来,他们多次声明,明年铁矿石价格应该再上涨10%-15%。理由是,根据推测,矿石需求依然强劲,即使钢价下跌,也不一定意味铁矿石价格会同步下跌。

  上海钢材网市场总监虞瑞泰研究员表示,国际矿主清楚中国企业在谈判中的软肋,这是他们敢于抬价的重要原因。在以往谈判过程中,中国企业本身太分散,300多家钢铁企业很难抱成一团来谈判,这使得中国企业的话语权比较弱,一些进口矿石用量较大的国内钢铁企业,在2004年前采取附属于日本钢铁企业的办法,与日企联合组成谈判团。这样的印象在国际矿主中形成了惯性,感觉中国企业的呼声不能左右谈判大局,何况去年71.5%的巨大涨幅,中国最后还是被迫接受了。

  上海

钢铁产业预警专家小组成员贾良群认为,今年谈判还有特殊背景,那就是国际市场的钢铁走势价格开始与国内有所背离。他表示,虽然从4月份开始,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钢铁价格同时下跌,但8月份之后,国际市场价格又有所反弹,这造成了目前国内钢铁价格与国际价格有一定差距。以热卷板为例,目前国内市场的价格每吨比美国市场低300美元,比欧洲市场低120美元左右。矿石巨头们以全球钢铁市场价格来衡量中国市场走势,认为铁矿石涨价有基础,自然使谈判双方的分歧进一步加大。

  从国际矿主的本身利益而言,维持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即使是小幅度上涨,也是相当重要的。铁矿石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每吨14美元,上涨到1999年的18美元,再到2005年的39美元,一直是持续不断上涨。对于这样的牛势,铁矿主是不想轻易低头的。不管今年结果如何,这个要价越来越高的姿态显然是不会变的。

  中国能否左右谈判风向

  这一次,中国钢铁企业行动特别早,从10月份起就开始与国际铁矿石三大巨头进行谈判前的“口舌战”,其重要的目的就是想主导谈判权。

  行动早,源于过去几年的经验。其实,中国2003年的铁矿石进口量就达到1.63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国,去年和今年更是节节攀升,铁矿石进口量已经超过2.5亿吨,占到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40%左右。但在与三大国际巨头谈判时,却始终没有多少话语权。去年,尽管宝钢作为中国16家大型钢铁企业的代表,首次单独参与谈判,可新日铁公司率先与巴西CVRD公司达成每吨铁矿石价格同比去年上涨71.5%的协议,使中国失去了先行主导价格水平的机会。

  对于今年中国钢铁企业能否主导谈判,贾良群认为,应该说,今年将有可能主导谈判。他分析,今年中国谈判启动早,企业联手的力度要大于以往几年,去年谈判时,中国具备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的钢铁企业只有16家,而今年,在宝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已经上升到70家,占到进口铁矿石消耗量的90%以上,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中国军团的势力。

  政府的支持,也将是谈判的话语权,在去年的谈判中,出面的仅仅是钢铁行业协会,但今年我国政府已高度重视铁矿石问题,出马为中国钢企撑腰。最强大的声音莫过于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直言,“目前是我们钢铁行业全面亏损、最困难的时候,你们不要再捅一刀子,否则记你一辈子。”对于政府的强硬态度,国际矿业巨头应该不会不考虑。

  贾良群还认为,去年,日本之所以匆忙接受71.5%的涨价要求,重要原因是担心中国需求量太大,日本如果不先争取矿石供应量的话,会造成被动。而如今,对于明年中国钢铁产业下滑、铁矿石需求减少的局面,日本企业是十分清楚的,在这一情况下,他们的紧迫感没有去年强,没有必要贸然答应矿石巨头的涨价要求,会让谈判更多地由降价心情急迫的中国企业来担当。由中国企业来谈,如果价格降下来,对日本企业也是一件好事。

  “马拉松式”谈判会持续吗

  从今年10月到明年3月,整个谈判又要耗费近5个月时间,而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也耗费了三四个月时间,如此艰难的谈判,难道会持续下去吗?

  虞瑞泰认为,这种现象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因为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价格传导机制会发生作用,一方面,铁矿石的暴利会使更多的资本投入其中,另一方面,下游钢铁企业的不景气会逐步减少对铁矿石的需求,从而使铁矿石主们低下高昂的头。要知道,钢铁行业如今的状况预示着铁矿石行业明天的不景气。2000年开始,钢铁行业就全面看好,而铁矿石的大涨是在2003年之后,如今,钢铁行业在徘徊和下落,铁矿石价格的下跌应该也在2007年左右。

  在寄希望于行业规律的同时,改进钢铁行业自身的薄弱,也是增强未来铁矿石谈判实力、提高话语权的内在因素。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最紧迫的事情,只有大力实施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和重组,才能减少在谈判中的内耗。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中国前10家钢铁公司钢产量将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2020年达到70%,而今年,这一比例还在35%左右。

  有关专家指出,为什么今年国际市场依然会与国内市场出现价格脱节,让中国企业在承受原料价格变动时抵抗力更弱?其中重要原因还是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渠道不畅,品种不对路,而且中国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掌握不够,这导致多余的产品出不去,即使出去了,也常常被扣上倾销的帽子。如果我国的产品技术能级进一步提高,企业绕过贸易壁垒更加精明和主动的话,就能更好地融入国际钢铁市场,也就能更好地应对铁矿石谈判了。(丁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