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际油价再次出现震撼人心的大幅攀升,特别是在波动区间上完成了一次大跨越,意味着全世界真正迎来了高油价时代。但令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全球经济并未因此大伤元气,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势头。
1月3日是新年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第一个交易日。当天,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以每桶42.12美元报收,这一价格也成为2005年的全年低点。在各种短期因素交织进入原油市场
之后,国际油价随即完成了一条渐进攀升的运行轨迹。3月15日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重返55美元大关,6月27日报收于60.54美元,8月29日在亚洲交易时段达到70.80美元,历史上首次突破70美元大关。与2004年10月22日创下的当年高点55.17美元相比,2005年的油价峰值要高出15.63美元。尽管最近两个月油价有所回落,但仍围绕每桶58美元这一相对高位上下波动。
由此看来,国际油价在2005年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波动范围基本上已升至每桶55美元至65美元这一高位区间。此外,从交易数据上看,2005年的单日油价涨跌幅度也由过去的几十美分升至一、两美元,有些交易日甚至高达4美元。对于整个原油市场来说,2005年油价继续攀升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升势如此之猛、起伏如此之大,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与高油价屡创新高相比,全球经济表现出来的抗冲击能力同样超出预料。按照全球经济学家秉承的传统逻辑,石油价格一旦翻番或超过每桶35美元,全球经济就会进入衰退期。然而,在油价飞涨且长时间站在60美元之上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并未受到太大冲击。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尽管石油支出占全球GDP的比例再次上升到4.5%(这种情况曾在1979至1980年的石油危机期间出现过),但世界经济增速仍旧超过了4.5%。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2005年头3个季度的经济增幅均在3%以上,特别是经历两次飓风袭击的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依然达到了4.3%。
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需求旺盛是本轮油价攀升的主要推动力,这种“需求拉动”的内在特质冲淡了高油价的传统不利影响。英国《经济学家》认为,突发事件造成供应短缺,必然会拖累经济增长。但如果油价是被需求拉高的,只能将之理解为全球经济健康增长的产物,因此对各国经济的危害也不会太大。
产油国在石油美元的使用方面更加理智,是全球经济未受重创的另一原因。瑞银集团的经济学家估测,欧佩克国家已将83%的石油美元用于消费,而1974年这一数字只有27%。这些产油国的高消费倾向是全球经济在高油价背景下仍能继续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此外,产油国在国际投资领域表现积极,也是国际经济保持良好势头的重要“引擎”,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购买股票和证券降低了全球借贷成本,并且为美国等石油消费国弥补经常项目赤字提供了巨额资金。
此外,全球经济在高油价之下保持扩张态势还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是本轮油价攀升轨迹是一个明显的渐次递增过程。1979年油价在半年内翻了一番,本轮则大约用了18个月,这就给各国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因此削弱了油价骤然飙升对消费信心和金融市场的冲击程度。二是若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只有油价超过每桶90美元才会达到1980年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美国中等收入者的平均年收入为2.27万美元,而20多年前则是1.68万美元。三是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依靠脑力和芯片的时代,发达国家对石油的依赖性大大降低。美国近20年来大力调整能源战略,1980年石油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例高达8.5%,尽管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但2005年的这一比例只有4.8%。
2006年国际油价和全球经济的变动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仍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研究机构和分析人士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预测判断不尽相同。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为每日8515万桶(欧佩克的预测数据为8520万桶),而全球原油产能届时也会增至每日8600万桶。这表明供求之间的缓冲余地仍然狭窄,国际原油市场仍将保持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
此外,过去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构成了油价大起大伏的短期因素。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肆虐墨西哥湾,沙特国王法赫德因病逝世等,都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分析指出,2006年伊拉克局势仍不明朗,大西洋飓风还会频繁造访墨西哥湾沿岸,再加上恐怖袭击阴影依旧笼罩全球,因此国际油价在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刺激下还会保持高位。
美国能源部下属能源情报署11月份发布的预测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原油产能和产量近期都不大可能明显增加,2006年原油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平均价格预计在每桶64美元左右。
不过,欧佩克轮值主席、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2005年多次强调,石油资源和石油供应都很充分,居高不下的油价已使需求增长势头放缓,因此国际油价今后难以继续上涨。有报道援引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首席经济学家罗宾·比尤的话说,2006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渐放缓,国际油价将会回落到每桶50美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