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美商务部部长意在拉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6:1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姜蓉

  11月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伦敦签署《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历经8轮艰苦谈判,薄熙来签下的是怎样一纸“备忘录”?用薄熙来的话说是,“双赢的结果,但协议内容远低于中方预期。”

  中美纺织品的争端注定成为2005年中美两国国际关系的关键词之一。盘点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政策不难看出其争端以外的一些玄机。

  在美国,行业协会游说国会的力量之强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美国将

纺织品配额放到最后期限取消是引起中国纺织品年初大量进入美国的最直接原因,但美国纺织业制造商并不这么看这个问题,在他们眼里,丢失的是市场和利益。于是全国纺织协会立刻开始游说国会,成为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直接推手。

  纺织行业协会的游说下,白宫承担着国会对其施加的压力;另一方面,

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保护等中美经贸问题更成为案头难题。

  抛开中美纺织品问题,再看看布什同期面临的其他问题。美洲自由贸易区是布什政府推动的重要计划之一,从1994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倡导建立一个从加拿大到智利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但是在过去的10多年,谈判没有取得太大进展。11月,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举行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Summit of the Americas上,拉美国家对于重启FTAA谈判持保守态度。

  之前,美国

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率贸易代表团访问中美洲三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想扩大美国在美洲的经济联系。启动FTAA看似是美国希望通过此举增加与拉美国家的经济联系,而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以加强对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抑制中国纺织品的同时,美国在帮助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国家的服装生产业。美国国会代表纺织协会向白宫施压的同时,美国白宫也把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措施作为说服美国国会支持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工具。

  然而,美国的纺织业并没有从设限中获利,布什政府实际上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点评:你围魏救赵,我迂回包抄。屡遭各种贸易壁垒限制,类似纺织品的“中国制造”可考虑通过在中南美洲建立自己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营据点,间接打入美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