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张晓蕊) 作为零售行业的新兴业态,便利店近两年在京城如雨后春笋般“繁衍”。而据中国零售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国家限额以上(注册人员60人以上,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便利店均亏损,也就是说,北京便利店全行业巨亏。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国雄认为,京城便利店生存空间仍然狭小,而且不提倡便利店这一业态大力发展。
据悉,便利店企业强忍亏损之痛,大肆开店是为了争抢网点资源。国信证券一位分析师透露,目前日本7-11北京公司2004年开业当年亏损959万元,2005年中期亏损700万元。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联华快客今年亏损额达到800万元,从2003年开店至今累计亏损已有4000万元。超市发商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震也坦承了目前的亏损状况,但是他表示,超市发仍然会坚定地发展便利店业务。他认为,目前在大卖场业态和综合超市业态中,强手如云,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抗衡的胜算很小,而便利店业态现在还处在一个低端市场,都没有成气候,谁也谈不上是谁的竞争对手。
对于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国雄则认为,便利店业态在北京的发展环境还不成熟。目前便利店针对的是白领阶层,商品价格比超市高出10%-15%,许多居民难以接受。而气候条件也使北京的夜生活氛围没有形成,无论是24小时店还是16小时店,夜间营业情况都会不好。另外,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便利店开多了势必会影响一些下岗职工生存,应该给夫妻店、个体户和小卖店留下生存的空间。据此,黄国雄认为,便利店不应该作为一种业态来大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