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奶业遭遇复原乳 > 正文
 

奶业开始清理门户 复原乳被严格治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7:22 财富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吴 玥

  12月5日一场由五部委联合派出工作组对在液态奶市场占有份额居全国前列的12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120家生产加工场所进行驻厂监管的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严格督察这些乳制品生产企业是否有生产“复原乳”现象。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告诉本报记者,国家的这一行动正是要表明政府对液态奶监察的决心。截止到发稿日期,督察小组已经
进驻了蒙牛、三元、伊利三家国内知名乳品企业。

  “复原乳”整治轰轰烈烈展开

  今年,我国奶制品市场经历了一场价格上的大波动,在制奶原料、添加剂、电、油、煤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基础上,奶制品的价格却一路下滑。有的乳制品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价格变动仅仅是季节变换、供求关系等引起的波动,但这一波动直接影响到原奶收购的价格和奶牛的交易价格。在有的原奶收购地,鲜奶收购价从1.7元/公斤下降到1.2元/公斤,甚至低于当地的成本价。而在

呼和浩特、包头、太原、
石家庄
地,1头两年前身价在1.2万至1.7万元的中高产奶牛,喊价五、六千元,也无人问津。一方面面对的是压低收奶价格,甚至无人收奶的情况;另一方面又是不堪承受的养牛成本,入不敷出。于是,奶农不得已只能倒奶、杀牛。倒奶杀牛的背后是他们不堪负重的辛酸。

  而引起奶业波动的首要原因就是“复原乳”现象。企业使用进口奶粉替代本地原料奶,大大减少了对鲜奶的需求,记者了解到,某大型乳品企业集团在2005年以前每天从山西市场收购鲜牛奶700吨左右,今年以来降至400吨左右,采购量下降了4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复原乳现象是导致牛奶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10月15日生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也就是国办24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明确规定了液态奶标准,要求凡使用复原乳的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复原乳”字样,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比例。10月15日前生产但未标注“复原乳”的奶制品只允许销售至2006年1月15日。这确实从法规上极大地维护了奶农和消费者的权利。据农业部畜牧司的监测,文件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各地鲜奶收购价格和奶牛的身价都已出现上扬趋势,奶业价格波动在年底前已得到缓和。

  在记者的采访中,几大巨头乳制品企业均表示没有使用复原乳的情况,并表示全面支持国家文件的执行。记者还了解到,蒙牛将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全资新建一个日处理150吨鲜奶的液态奶生产企业,计划在2006年元旦前后开工投产。而其他乳品企业也在以资金并购、进驻地区等方法进行对奶源的抢占和扩张。“得奶源者得市场”似乎又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重视。

  但记者同时也在市场上发现,众多乳制品仍然在包装上没有标明“复原乳”提示,在配料中也只显示鲜奶含量达到百分之多少,而不提及奶粉的含量。卖场的消费者也向记者表示,对“复原乳”的了解不多,也没有看到多少产品上有标注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认为,国内至少有六成企业在使用复原乳。而有没有生产复原乳,不能只听企业的一面之词。如今,仅有杭州味全优酪乳率先在原料成分表中标明了有奶粉,但“味全”也表示市场已经因此受到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大部分企业之所以迟迟不做明确的标住,是因为在市场竞争激烈而消费者又不成熟的情况下,害怕标住“复原乳”后在市场上会比较吃亏。

  弱质产业还有待发展

  从中国奶业协会的数据中记者了解到,中国的奶制品行业从1998年到现在一直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速度。王怀宝认为,这样的速度从行业发展规律上来说并不正常。快而不实的发展背后正是产业链上的一些不成熟不健康的潜规则在危害着奶农的经济利益以及整个奶业的发展。

  王怀宝告诉本报记者,在中国乳业产业链条上,除奶牛生产者、加工者、营销者、消费者外,还有一个独立的中间环节——牛奶收购者(奶站)。而这些收购者往往可以部分操纵牛奶的价格,同时他们也是假奶、劣质奶的主要制造者。

  对此,王怀宝呼吁企业应该和奶农紧密结合来维护共同的利益,但这需要大量的合同、协议来明确,需要政府制定法律制度来保护。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奶业协会能力有限,整顿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中国奶业协会强调地方政府应该在地区牛奶产业中夯实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奶业发展的统筹,完善从养殖、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的建设。

  从政府对“复原乳”的整治运动中可以看到政府加强奶业建设的力度和决心,但从产业链上来说,这个行业需要梳理的工作还有很多。王怀宝说:“虽然产业发展的前景很广阔,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贫奶国、弱质产业和人口大国、养殖大国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