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总裁隆:影像仅占富士业务3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5: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杨瑞法

  苏州报道

  12月7日,古森重隆在苏州马不停蹄。这位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全球总裁兼CEO上午参加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的10周年庆典;下午,为投资4400万美元的富士胶片
印版(苏州)有限公司奠基;晚上,他又首次接受中国媒体记者的专访,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影像仅占富士总业务量的30%

  《21世纪》:近两年来,日本企业纷纷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富士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古森:富士进入中国十多年来,在华投资已超过了3亿美元,设立了20家下属企业,员工总数达12000人左右,仅在苏州,我们就设立了4家子公司。2004财年,富士在华总销售额约14亿美元。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新的第一重要市场,从某种程度而言,在中国市场成功与否,决定了跨国公司在世界竞争中的胜负。富士坚定地看好中国市场,并已将在华事业的持续发展列为富士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

  《21世纪》:但富士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发展似乎并不顺利,虽然前两年取得了盈利,但今年前三季度却出现了亏损。

  古森:富士利润下降的最大原因在于,上年度因日本的厚生年金制度有所改变,公司利润中计入了政府退还费用所得约277亿日元。另外,原材料价格上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费用增加,对传统胶片领域进行积极的结构改造而发生的费用,也造成了利润一定程度的下降。

  富士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做传统胶卷的公司,但实际上,富士正在三大领域积极开展业务,它们是:影像领域、信息领域和文件处理领域。目前,包括照相器材、胶卷和数码相机的影像事业仅占富士总业务量的30%,而信息事业和文件处理事业分别占我们总业务的30%和40%。

  富士的三大事业在华正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在印版行业居世界首位的富士,除荷兰的新工厂正在建设之外,又决定在中国建立富士胶片印版(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将为中国印刷界提供最好品质的印刷产品和最好的印刷技术,在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将出口到亚洲各地、中东、美国、欧洲等市场。随着富士在苏州的印版公司建成投产,中国在富士印刷事业的全球版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们还希望通过我们的医疗产品为中国13亿人民的健康和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在文件事业领域,富士施乐90%的复印机、数码多功能一体机的生产能力已经转移到了中国。

  数码相机成本最小化

  《21世纪》: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竞争激烈,富士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古森:富士的数码相机在CCD、镜头和图像处理软件这三大数码相机关键部件上全部是自主开发、自行生产,这是富士相机的强项所在,使我们能够实现数码相机的成本最小化。我们也计划积极地在中国采购零部件。我们只要能保证安定化生产、加大产量,在减低成本上仍然大有可为。依靠这一些举措,我们能够在竞争中取胜。

  《21世纪》:是否会将一些关键零部件如TAC(为平板显示屏材料配套的偏光板保护膜)转移到中国来生产?

  古森:TAC需要拥有非常高难度的技术才能生产出来,基于这样的原因,目前我们将TAC的生产放在日本国内,放在靠近研发中心的工厂来生产。但是,今后我们会视现实情况而定。

  中日就像两个齿轮

  《21世纪》:目前

中日关系不是很正常,比如说日本国内有“中国威胁论”等不利于投资中国的议论。作为一个日本经济界人士,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古森:我觉得日中关系的不良情况不是发生在经济领域,经济领域的发展还是很健康的。我作为经济人,不想对政治话题作太多评论。我一直相信日中双方的关系应该走双赢的道路,我不认为有“中国威胁”。

  中国和日本有互相不同的需求,可以进行非常好的互补。中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制造工厂,有很好的消费市场潜力,有广大优秀的人才,还有自己研发的技术,这些对日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日本有非常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理念,有投资的实力,这些对中国也具有魅力。中国和日本就像两个齿轮,可以自然地相互吸引和咬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