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小企业也能敲开亚行大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8:08 中国经营报

    作者:吴悦

  “亚洲开发银行私营部门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在成功的进行对中国公共部门项目贷款的同时,亚行正在积极致力于推动对私营部门项目的投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投资官员周小兵表示。

  亚行的业务主要分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凡是非公有性质企业,即企业控股股东或最大股东是私营性质,就划归到私营部门。在过去15年中,周小兵坦言私营部门的项目占总贷款比例并不大,过去亚行对中国95%的贷款总额都用在公共部门。但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近日亚行行长黑田东彦成立了私营部门工作小组,目的在于加强对亚洲四十几个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私营业务的推动。

  黑田东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亚行对中国的贷款预计将达到15亿美元,未来三年亚行有望向中国提供总额45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对私营部门项目投资会有所加强。

  偏爱基础设施和金融

  “我每天会接到很多申请贷款的咨询电话,有人说我计划开一家超市,问亚行能否提供资金支持。实际上这并不属于亚行的支持范围。亚行私营部门目前的服务范围是基础设施和金融领域。我只能建议他去咨询一些创投基金。”这是周小兵经常遇到的尴尬情况。

  以前大家认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全由公共部门覆盖,而目前的情况是许多过去由公共部门投资的项目,私营部门不但可以进入,并完全有可能获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另外一种是既有公共部门参与,也有私营部门参与的项目,亚行称作ppp(public-private-participation)。周小兵给记者举了一个沼气发电的例子:项目引进了法国的技术,把垃圾变成沼气后发电。在这个过程中,废渣处理阶段,政府会给企业垃圾处理费,转化成电能之后,再卖给政府获利。

  亚行提供资金支持那些私营部门能够参与的项目,如发电、道路、港口、供水、废水处理和垃圾管理。

  方式多样化

  亚行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做了多种努力。一方面,亚行通过支持一些金融机构和参与一些基金间接支持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机构和基金获得贷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分散风险。目前亚行支持的金融机构有德富泰银行和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前者已获得由亚行提供的3250万美元和250万欧元贷款,该贷款将充实德富泰银行向中国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专项资金。

  另一方面,亚行以项目形式直接与私营企业合作。具体手段有三种:直接投资、股权投资和担保。其中股权投资比例有一定限制,一般不超过20%,主要起催化剂、项目示范作用。亚行关注环保、社会影响等很多问题,因此在投资前会对项目从法律、技术、财务方面做尽职调查。

  亚行对中国私营部门投资的推动还表现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近日亚行在中国国内银行间市场上发行了首期人民币债券(即“

熊猫债券”)。本期债券的发行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发行期为十年,每年将支付定额票面利息。亚行将利用在中国发售债券募集的资金为一些私营机构发展项目融资。

  审批更灵活

  与公共部门相比,私营部门机制更为灵活。因为公共部门的项目往往需要经

财政部、发改委等政府机构审批,进入三年滚动计划。而私营部门操作相对灵活,在项目审批形式和时间上更简洁。

  周小兵介绍,有些项目的进行采取的是自下而上方式,由亚行中国代表处接到项目申请,初步筛选后,报到亚行总部。有些项目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首先由总部直接和项目单位发起一个项目,在具体操作中要求中国代表处配合。“这也和我们总部每个专业部门的工作习惯有关。有的部门愿意让我帮他们筛选项目,有的部门就‘不相信’我的筛选能力,他们怕漏掉有价值的项目,要求所有的项目都要上报。”周小兵对记者说。

  周小兵介绍说:“如果项目符合亚行的发展战略,在我们的业务范围内,资料准备及时、充分,双方沟通较好,技术方面又通过了国家专利、质检、环境部门检测,我们派专家做尽职调查和谈判,只要1~2个月的时间亚行就可以立项了。但是如果一个项目虽然符合亚行支持的领域,但没有按亚行要求提供项目材料,需要的时间自然就长一些了。”

  申请亚行项目程序

  第一步:提交申请表,包括:项目描述;项目发起人的信息资料;成本预算;实施计划;市场前景;融资计划;公司治理结构;主要风险。

  第二步:亚行初步审查,可能会要求提供补充信息和文件。

  第三步:亚行将澄清项目概念;确证实情;审查信用;评估项目;与项目发起人谈判。股东或最大股东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