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外买家斗法 广发行重组平安是否能得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6:29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岩明 黄嵘 巫燕玲

  “广发行的重组已经到了最后一步。”一位广发行高层告诉记者。据悉,近日广发行将进行新一轮战略投资者筛选,由央行、银监会、广东省政府等组成小组投票,决出最后胜出者。

  进入最后一轮角逐的战略投资者包括:花旗集团、新加坡发展银行、荷兰银行和平安集团、法国兴业银行和中国华闻投资公司(隶属人民日报事业局),其中被普遍看好的两组竞争者为花旗集团、荷兰银行与平安集团组合。

  消息人士透露,平安集团内部已为收购广发行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人力储备和一个两年转型计划。”而花旗也表现积极,对广发行各分行进行了详尽调查,也制订了未来业务规划。究竟鹿死谁手,当有一番争夺。

  广东银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广发行重组完全由政府主导,引资结果只能以

银监会最后批复为准。

  平安雄心勃勃

  对于正在扩张金融版图的平安集团来说,广发行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广发行在中国重要战略城市都有网点,已经从地方性银行发展为全国性银行,有全国经营牌照,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平安集团内部人士认为,广发行的信贷经验可以弥补平安的不足。另外,广发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个人客户方面优势明显,这一点与平安着重发展个人用户的战略不谋而合。

  消息人士透露,平安集团11月引进了一位理查德·

杰克逊(Richard Jackson)为首席金融执行官,负责以后该集团同银行相关的业务。“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广发行的举措,或者说是人力储备。”这位人士说。

  此外,平安集团内部也做了一个针对广发行的两年转型计划,主要涉及收购后的品牌整合以及作业流程问题。据记者了解,该转型计划提及,平安集团收购广发行后,几年之内不会换掉广发行的牌子,但广发行可以享用平安的品牌。“因为广发行本身有巨大的品牌价值。”前述消息人士分析,“广东省政府也不希望看到广发行被换牌,所以平安会保留原品牌。”

  谁有更多筹码?

  而另一竞争对手花旗更是志在必得。广发行内部人士称,花旗表现积极,之前更对广发行的各分行都做了详尽调查,甚至还进行了以后的业务规划。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花旗出的价格无疑是较有吸引力的。

  有消息表明,花旗出价颇有优势——高于2.5倍的市净率价格/资产净值。“花旗的价格确实开得比平安高。”消息人士证实。

  但这位人士提醒记者,此次广发行收购中,最终结果可能并不取决于谁最有实力,或者谁的价格开得高。“外资银行不愿意保留‘广发行’名称,这是广东省政府不愿意看到的。而平安愿意保留原品牌,是平安可能最终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广东人脉深厚,这一点不能忽视。

  一位接近广发行重组办的律师表示,广发行新股东所持股权将可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1%以上。有监管人士对记者称,如果花旗单独夺标,则有可能达到51%的外资绝对控股,而平安和荷兰夺标,则各自持有股权。“后者可能更有可能被各方面接受。”这位律师说。

  而花旗此前已有入股浦发行的经历,并与浦发行签署有排他性协议,浦发行是花旗银行在中国内地的惟一银行合作伙伴。如果花旗入股广发行,将涉及到此前协议的修改,未来发展业务时也要顾及对浦发行的影响。

  另外一个焦点则是广发行不良资产的处理问题。根据有关中介机构人士透露,四大

资产管理公司均完成了对其不良资产的尽职调查,广发行将把不良资产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但这位人士拒绝透露具体数字。目前的问题在于如何分摊这部分成本。广发行内部人士称,目前广东省政府表示愿意承担大部分,而引入的投资者也必须负担部分成本,但具体比例不详。

  而按照之前媒体披露的广发行有200亿到300亿的不良资产,即使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按照目前的不良资产的普遍回收率只为20%~30%,成本依旧巨大。所以各位投资者对于不良资产分摊比例的底线,也将是最后选择的重要筹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