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寻找十一五企业利润之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 12:17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张荣旺

  “机遇期”还是“冷冻期”

  《中国经营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十一五”时期要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这意味着企业生存将面临怎样的宏观经济环境?

  高辉清:从宏观经济情况看,“十一五”期间整体经济情况要保持平稳发展,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前两年平稳下滑,到2008年平稳上升。

  同时,增长的格局要发生改变。首先是投资将要受到抑制,因为现在产能过剩太严重,其次是消费会受到鼓励。在外贸方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使国际收支保持平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从国内来说也就是要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出口的状况,强调国际收支平衡,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说过去出口太多了,出口多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坏事,但现在这种情况却有些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我们国家资源价格相对偏低,如

石油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太便宜,使大量的资源转移到出口产品上,这就相当于国内的资源低价转让到国外;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产品价格便宜,出口太多经常会受到国外的
反倾销
打击。

  陈乃醒:“十一五”期间将是企业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十一五”规划建议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涉及到农村基本建设、医疗和教育等方方面面。首先就需要硬件先行,如桥梁、道路、电力、住房等都需要加以投资建设。这会使一些低档次的产品有了发展的新空间,产业转移会呈现几何级数的扩张。“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绝不是一个低速度。实际上随着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开发,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比8%还要高。

  《中国经营报》:哪些行业或产业将面临较大机会?

  高辉清:我觉得投资型行业由于产品过剩将受到一定的抑制。如钢铁、水泥和建材等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未来会面临更大的竞争,显然如果再加大投资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相反,由于政府鼓励消费支出,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因此消费型企业由于消费回暖会有所发展。在城市里消费效应估计不太大,但农村市场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甚至一些本来是过剩的行业可能也会由于农村市场的开发而有所好转。

  陈乃醒:“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更将会是很好的发展时机,第三产业的比重至少可以提高5%~10%。因此我国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都是潜力巨大的产业。

  环保型经济催生万亿投资

  《中国经营报》:“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而据国家环保总局测算,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将达到13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中国经济的环保型时代即将来临,这些对企业又有什么机会和挑战?

  陈章武:环境保护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如果说19世纪约束企业发展的瓶颈是资金,那么21世纪的约束条件则一定是环保。

  环保产业的机会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对环境的治理,对三废的处理和对污染的治理等是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是绿色产品的生产。我们原来的环保都是被动保护,实际上环保更重要的是要有绿色创造。绿色创造的概念会促使高技术产业,如信息、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有更多、更新的增长机会。

  高辉清:将来对环保要求会越来越严,对环保的收费肯定也会提高。这样环保产业就有更多的投资机会了。在“十一五”期间除了环保行业会有许多新的投资机会,还有一些行业可能也会发展很好。如再生能源的生产,现在我们的再生能源开发很低,还占不到全部能源消耗的1%。主要原因是过去我们的能源价格太低,而再生能源的开发成本太高。未来要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再生能源就有利可图了。还有就是城市垃圾回收,现在只是农民工在做,一旦资源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垃圾回收处理也有丰厚的利润回报,就可能会出现公司投资的机会和行为。

  陈乃醒:环保产业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但重点一定要放在社会投资上,而不是行政投资。之所以环保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环保市场,环保企业无利可图,而一般企业又没有压力和动力利用现有的环保设施。

  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机会

  《中国经营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建议的一大重点,而且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农村消费也成为启动内需的关注点。这对企业来说有多大的市场机会或挑战?

  冯兴元:新农村运动对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机遇,因为农村将会有大量的投入,既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资金技术的投入,这对一般设备和原料生产等都是大好机遇;同时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培训市场也很大,因为信息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农村对于实用技术的培训也是很受欢迎的,实际上农村培训和教育并不只是政府的事情,农村培训一般采取政府补贴和农民交一部分费用的方式。完全免费的培训会使农民并不珍惜,效果不会很好,因此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获取收益。如果企业能提供一些实用性的技术培训,可能会获得比较好的回报。实际上,农村很多产业的投资回报率都是比较高的,远高于城市产业的收益率。如变性淀粉,只是一种从薯类产品中提取出来的淀粉经过化学处理的产品,但这种产品的用途很广泛,而企业投资却并不大,收益相对比较丰厚。

  另一方面,企业到乡下去发展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企业在农村发展受到的环保限制较少,土地成本也比较低,而且还可以获得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不过企业下乡需要政府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这可以通过市场招商引资,政府做一些规划,使企业相对集中在产业区充分地发挥优势。

  《中国经营报》:尽管新农村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一般企业习惯于城市市场,在进入农村市场时,企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陈乃醒: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不同之点在于需求的产品档次有所区别,一些相对低档而实用的产品在农村比较受欢迎。不过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既要价格低,又要保证质量。事实上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关键是要适合于消费者的需求。

  冯兴元: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时一定要适合农民的需要,农村需求的是大众化的低价产品,如手机300~400元的机型在农村最受欢迎。同时农村手机还需要接受功能更强一些,同时电信基站也需要多建一些,服务性收费却要偏低一些。

  诚信为本,创新淘金

  《中国经营报》:企业应该如何把握这些机会?

  陈乃醒:事实上,机遇本身也是挑战,未来的市场制约因素更强,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文化和诚信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想抓住各种机遇,最少要具有诚信为基础的价值观,以低成本为中心的内部管理和最大限度开拓市场的能力。能否抓住这些市场机会,关键是企业有没有以提升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高辉清:即使在同一个行业,不同企业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受抑制的行业,政府出台的政策会很多,如钢铁行业,随着钢铁新政的出台,企业进入门槛就抬高了,如环保标准、生产能耗和技术标准。这样就会带来两极分化的结果,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甚至有技术创新,企业就可能会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反而有所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更可能兼并收购别的企业。

  陈章武:企业要抓住这些机遇,首先要注意技术更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产品一定要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努力,生产的方式也要是环保型的。环境保护是企业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另外也可以在各种生产环节上的进一步深化,在各个环节中注意深加工和技术创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