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洋山港崛起:世界航运趋势所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1:44 每日经济新闻

  索佩敏 每日经济新闻

  洋山港一期1600米的岸线上,15架红色桥吊静静伫立着,脚下是最深达90米的深水岸线。这将是上海向世界第一大港乃至国际航运中心冲刺的最重要砝码之一。

  航运中心东移

  随着世界制造业转移,国际航运中心不断发生变化。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移向发展中国家。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的港口物流业把握住了战略机遇,及时提升管理水平。到1990年,世界港口业已成了亚洲港口的天下。前10大港口中,亚洲城市占了6个席位。

  如今,中国内地的港口业能否及时把握这一次重大战略机遇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制造业基地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动力,也使得世界集装箱吞吐量进一步向东亚集中。”中原

证券研究所余建军说。

  有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比2003年增长21.9%;集装箱吞吐量5660万TEU,增长27%。

  上海、宁波、广州、天津、大连、秦皇岛和青岛7个港口进入世界亿吨港行列。其中,上海更是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港口之一。

  呼唤深水港

  航运业的巨变也对世界港口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今年召开的世界港口大会上,几乎所有的航运巨头们都宣布:航运联盟化和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航运联盟在全球揽货,并拥有广阔的航线网络。这使得大量原本分散的货源被集中到干线上,而这势必需要更大的集装箱船来运输。

  上海海运学院专家郑爱兵表示,这要求全球级枢纽港必须拥有深水港岸线。所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15米水深的航道与泊位,满足5000标箱以上、满载吃水14米的第5、第6代集装箱船靠泊,对于上海,已是迫在眉睫。

  冲击全球第一的希望

  缺少深水良港一直是上海的心头之痛。

  为了扫除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道路上的障碍,洋山深水港于2002年6月开工。大小洋山岛在芦潮港以东32公里,水深达15米,可进出第5、第6代集装箱船;它向东直通外海,距国际海运航线约104公里。该工程主要包括大小洋山深水港区、连接港区与陆地的东海大桥以及芦潮港地区临港新城的港口配套工程。

  洋山一期共5个集装箱泊位,计划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营;洋山二期4个泊位,计划明年年底投入运营。据深水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顾刚透露,预计一期的实际能力将达350万至400万标准箱。一期工程的运营商上海港务集团已经决定将欧洲线全部搬迁至洋山深水港。9年前,上海港在国际集装箱大港中还是集装箱吞吐量不到200万标准箱的无名之辈。9年中,依托上海和

长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上海港创造了一个崛起的传奇。随着洋山港开港,中国拥有东北亚第一集装箱港的目标已经在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