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彩电产业永不沉寂 创维讲述逆市飘红10大秘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3:56 新浪财经

  纷纷扰扰,不觉又近年终,在众多的经济亮点中,彩电产业永远不会沉寂。纵观2005年的彩电产业,创维集团无疑是业界最受关注的企业。尽管磕磕碰碰,然而一路行来,创维向社会呈现的不仅是一份良好的业绩答卷,更是一个逆市飘红的“奇迹”。这也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现象。笔者整理出创维成功的10大秘籍,供世人分享。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彩电是创维的主业,在进入手机行业之前,创维是最“专一”的彩电专业制造商,彩电产值占集团95%以上。创维的理念是:“做很多事情不难,难的是做好一件事情”。正是在此战略思想下,创维谨慎处理专业化与多元化问题,继续大步伐地兴建平面工业园,兴建全国最大规模的液晶和等离子生产基地,继续大规模地扩充彩电研发机构,把主要资源投入彩电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引用创维创始人黄宏生的话就是“企业家要经得起诱惑和寂寞。”

  二、不在黑暗里“向女人抛媚眼”。

  在彩电行业,由于前些年的技术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产品的个性趋于消失,只剩下外观的不同。创维独辟蹊径,连续推出“V12”数字引擎和“A12”音频引擎专有技术,涵盖了视频与音频两大领域,并以“六基色”策动了色彩的大革命。应该说,创维是技术概念的制造者和技术的领航者。在彩电领域,尚没见到影响超出这些的名词出现。这说明一条真理:制造商不仅要善于制造好产品,也要善于制造好概念,让老百姓通俗地了解,否则,就如同在黑暗里向女人抛媚眼,效果可想而知。当然,所谓“制造”概念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将独特的技术以通俗和便于传播的语言表达出来,它反映的本质是企业的技术实力。

  三、让产品会“说话”

  参加过创维客户大会新闻发布会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在创维各种活动中,周围总是伴随着一些新品的展示和演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眼见为实,因为产品的功能、质量只能通过演示和品赏,才能深刻感受和领略,而不是仅仅靠嘴巴说,或者文字广告介绍。正因为此,每年4月份创维客户大会上千个新产品的展示,实际上成为彩电行业的一次盛会,经销商们就是依靠这些增强对创维的信心,以有资格参加此会为荣耀。在这些盛会上,展出过创维研发的“中国第一清”、中国第一台“机卡分离机”中国最大的

平板电视、可涂写的大屏DLP“电教王”等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产品。

  四、比公鸡起得还早

  和任何产业一样,彩电产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往往具有一些转折性的变化。抓住这样的变化,并以战略性的抉择预先投入,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彩电行业,各个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策略,有的以速度搏规模,有的以低价求生存,有的以资本实力压迫对手,创维则是把握技术发展的“节点”。从创维发展史来看,自2000年以来,创维分别掀起了“纯平风暴”、“逐行风暴”、“高清风暴”、“平板风暴”,引领彩电技术从五年前的普通CRT产品,演绎到今天的“六基色”平板和短管电视,每一步都率先走在了行业技术的转折“节点”上,因此才有惊人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创维是彩电行业黎明即起的人。例如在数字机顶盒项目上,有人看见创维现在市场很大,就想加入进来,没想到早在1998年,创维就在为这个项目的研究进行投入了,累计下来,投入不下几千万元。信息产业部领导在参观创维产品以后,感慨地说:“我们去其它企业,都是说的多;在创维才知道你们已默默地做了大量的实事,是看得见的成果。”

  五、既要“江山”,也要“美人”。

  不妨把市场比作“江山”,利润比作“美人”,没有江山,何来美人?只要美人,则江山尽失,而美人亦失。这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二律悖反题。从业绩来看,彩电行业中,几家赢利几家愁?情况很清楚。长虹被骗几十亿元,被骗的“水平”可在世界排名;tcL横连竖打,赚了彩头,却留了十几亿的巨额亏空,康佳则不温不吞,小模小样,几无起色;厦华亦步亦趋,东支西绌,惨淡经营;可以说,四家威名赫赫的彩电老牌企业去年利润加起来还不如创维一家(4.05亿港元)。

  一些企业喜欢称“王”称“霸”,热衷于价格战,来势汹汹,似在从事伟业,然而美人既失,江山亦危。据德国权威GFK调查公司数据统计,创维在2004年度的国内彩电销售额已雄居所有品牌之首,而今年10月份的销售亦排名第一。在行业利率透明的情况下,创维何以逆市飘红?一曰技术,二曰成本,三曰品牌。此三点,在激烈的“江山”争夺中,为创维抱得“美人”归。到目前,创维尚无一分钱银行贷款,这也是彩电行业中无出其右的了。

  六、敢于“横”着走路

  创维宣布到2010年要达到500亿元销售额,显然,仅靠彩电不成。因此,创维在继续壮大彩电主业以外,必然要为将来5年、10年布局。从现在情况看,创维已拥有11家产业公司,涵盖了

液晶晶元、
半导体
、汽车电子、小家电、手机及模具行业,皆是基于未来3C融合的产业,走出了一条“纵向多元化”的道路,它们或在技术上互通,或在产业上互补,或在平台上共享,总之,这些产业有的(汽车电子)已在全国行业冒尖,有的(如手机)正期待爆发式的增长。在未来,这些产业必然会成为创维新的增长点。

  七、职业经理人都是老板

  创维是一个民营起家的企业,因此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经理人的问题就必然到来。其实这个课题是所有民营企业都面临的,只因树大招风,创维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黄陆风波”、经过“黄宏生”事件,此事又喧热开来。然而,优秀的人才不会是没有磨难的,卓越的企业更是踏平坎坷成大道。现在,王殿甫、张学斌、杨东文等等业界公认的泰斗、精英都供职创维。应该说这个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当然不同国有企业那样需要有背景,或有关系,而是常常表现出突然性和多变性,可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奇怪的是,即使是这样,过去只是国有大企业才拥有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科技优势现在却跑到民营企业里面来,并大有迎头赶上的趋势。接触过创维营销体系的人常有这样的感慨:一个在创维分公司磨历三年的经理,大部分都能具有一个小企业家的能力。为社会培养精英,亦是企业乐意所为。实际上,这两年在创维的关键岗位流出的人才屈指可数,人事变动的频率大大低于其他企业。如康佳、长虹等这两年从下到上的人事变动、股权变动都远远超过创维。所以,人们不应该再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变化。

  八、铁矿挖出金

  虽然我们身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却是已经脱离了暴利的时代。许多领域看起来前景无限,做起来却很可能无利可图或者获利甚微。这是普通企业的普通遭遇。

  创维的看法是,并不存在另外的必然成功的选择,就如同不能保证第二次婚姻必然幸福一样。既然上了彩电这条船,就无法轻言放弃,唯一的出路是做好、做精、做大,确立竞争优势,无论遇到怎样的压力和困难,决不言败。一个人,在金矿里面挖出金子,不算本事。在铁矿里面挖出金子,那才是大本事。大家其实面对的都是平淡无奇的铁矿,问题是怎样沙里淘金,使自己获得发展。

  就彩电而言,由于媒体的渲染,大家都只看见价格战的残酷,但是,彩电技术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本和市场空间,却蕴藏着很多的金子。可惜的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挖到金子,也不是一个企业的任何时候,都能挖到金子。创维是靠坚守阵地,才取得现在的成果的。

  如果评论对企业彩电产品的忠诚度,创维可以排在第一了吧。因为其它几大彩电起家的企业早已开辟了多元化产业,淡出微利的彩电领域,其结果反而映衬了创维彩电制造的专业化形象更加凸现出来。2004年创维利润达到4亿元以上,这不是铁矿挖金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看到其他彩电企业有这样的业绩吗?这个过程说明的道理很清楚:你困难的时候,可能别人比你更困难,当别人放弃了,也就意味着你继续了,挺住了,局面自然改观。别人倒下的时候,就是你站起来的时候。“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这个“运气”是需要魄力和远见来把握的,金子就是这样挖到的。

  九、“让企业适应个人”

  一般来理解,作为企业员工总是要适应企业的文化价值、管理制

  度等等,企业怎么去适应每个员工的个人选择呢?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企业不能为每个员工创造施展才华、获得回报的平台,又如何能够发展呢?其实,员工作为个体的需求,对企业的要求并无多大差异,但是员工作为个体的人,却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才能和性格,有的人可以鞭策而获得动力,有的人可以激励而获得激情。

  一个企业如何能够象海纳百川一样,包容这些生动的个体呢?又如何使他们成为坚强的团队呢?创维的理想是:“尽量让企业适应个人。” 不是要求人才适应公司,而是公司主动适应人才,从而将人力资本激活,进而激活其它资本要素。这种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动作机制,使企业的每一次扩张、裂变,都带来不可估量的能量。这才是新的人才观。

  同时,人才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键人才固然是人才,一个合

  格的工人同样也是企业宝贵的人才。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对企业忠心耿耿的、努力奉献的都是人才。以这样的大人才观来面对员工,正是企业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也是企业凝聚力的所在。当然,在这一点上,创维本身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敢于裸奔的企业

  由于各种原因,创维无意中成为彩电行业中最透明的企业,它的一举一动都为媒体所关注,一些记者不仅对创维的董事成员和高层管理者了如指掌,甚至连中层干部的情况也非常熟悉。由于创维在香港上市,因此,它的财务状态更加真实透明。不久前,创维一个分公司负责人辞职,居然被某个媒体夸大为“创维高层震荡”。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透明意味着公众的监视,对企业是压力也是动力,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随时改进自身的缺陷。创维采取的态度是永不怪罪他人,永远感谢别人的提醒。因此,创维才能度过重重难关,把旗帜插得更高。

  创维算是经历过大磨难的企业。“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企业的经营环境总是变化的,创维应对这些环境变化的策略有很多,但是归结起来就是真实待人:把你想知道的一切告诉你(当然除了商业机密),让你知道企业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做,自然不免会惹人议论,不过,哪个企业没有问题?世界上以无道伐有道的事情多得很。当你看见别人眼睛里有沙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自己眼睛里还有根柱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