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四大制约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17:55 发改委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同时浙江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分析浙江经济的发展后劲时,一个突出问题是浙江迄今尚未摆脱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信息、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04年浙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0%,不仅低于全球64%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平均水平。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短暂遇阻之后,浙江需要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
召开的全省服务业大会明确提出“使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推进浙江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近年来浙江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浙江将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主要着力方向,多方采取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总体上看,浙江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4年,服务业增加值为4382亿元,比2002年增长29.6%,年均增长13.8%,增幅比全国高出5.8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35.5%。但浙江省服务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浙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回落,发展滞后于GDP的增长。2004年浙江省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9.0%,与2002年的40.0%、2003年的39.7%相比分别回落1.0个、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GDP的增长贡献率逐年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90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3501亿元,增长12.0%,服务业总体增速低于GDP增速0.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38.8%,比2004年全年又回落了0.2个百分点。

  2、浙江服务业所占比重下降,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适应。近年来,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但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2年GDP中三次产业结构为8.9:51.1:40.0,2003年为7.7:52.6:39.7,2004年为7.2:53.8:39.0,第二产业的比重逐年升高,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的趋势。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04年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已居全国第4位,但占GDP的比重仅排在全国第9位,与排在前几位的北京、上海等省份相距甚远。当前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由“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变,而第三产业比重的不升反降不利于实现浙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浙江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竞争力优势不明显。浙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很快,但货物出口过多地依赖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度升高,容易招致贸易摩擦,且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整体规模小,出口有限。据WTO浙江研究咨询中心的资料,2004年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6.75亿美元,仅为同期货物贸易出口额的4.6%,而且服务出口水平偏低,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和在全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为1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滞后于货物贸易出口34.7%的增长速度,加上旅游外汇收入(11.7亿美元),两项收入为同期货物出口额的4.3%。而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货物贸易为核心转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从国内来讲,浙江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也只有0.5%-2%之间,与浙江货物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是无法比拟的,与其他省份的服务贸易出口也是无法比拟的。根据对浙江省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的测算,大多数年份TC指数为负值。1998年和1999年浙江省服务贸易总体TC指数转为正值,但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一些TC指数为正值的行业,如旅游业、运输业、通讯邮电行业,数值偏低。

  4、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依然偏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从浙江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发展较快,2004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2.2%。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2004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9.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8.8%。近年来,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省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强,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浙江省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004年比重仅为50.5%,低于全国59.3%的平均水平,与北京(77.1%)、上海(66.5%)、广东(53.8%)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浙江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服务支出、市场销售服务支出、人力资源服务支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生产服务需求偏少。

  5、各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水平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每人创造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它综合反映第三产业活动中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看,2004年浙东北6城市平均为64214元,是浙西南水平(34531元)的1.86倍,最高的宁波市(75066元)是最低的丽水市(25133元)的2.99倍;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除杭州外,其余10个市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高的杭州市(41.5%)比最低的嘉兴市(32.1%)高9.4个百分点;从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看,2004年全省为30.3%,舟山、杭州、温州和台州市等4个市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其余7市均在23-30%之间,最高的舟山市(38%)比最低的衢州市(23.9%)高14.1个百分点;此外,各地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均远低于增加值比重,金衢丽等欠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衢州、丽水市两市,其从业人员比重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低10.8个、9.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浙江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6、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但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2004年浙江省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但第三产业投资仍然有较快增长,在限额以上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达293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从投资的行业状况看,住宿餐饮业同比增长6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长61.9%,金融业增长55.1%,批发零售业增长46.2%,房地产业增长39.2%。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只增长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21.5%。 2004年浙江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为115.6亿元,仅相当于全省GDP的1.03%,说明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入不足。从外资的利用上看,行业投向也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利用外资比例很低。服务行业利用外资不足,尤其是高科技服务业引进外资的欠缺,制约了这些服务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服务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二、制约浙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浙江省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市场取向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较慢,如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由于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很好地吸引外资及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迅速改善,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等,都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地和水、电供应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也成为制约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1、市场化程度不足,缺乏动力。服务业改革、开放步伐相对缓慢,集中表现在行业进入门槛和行业垄断两个方面。铁路、民航、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以及地方公用事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所有或行业垄断,缺乏竞争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同时产生行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一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如银行、保险、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行业,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市场准入范围狭窄,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有些领域甚至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其结果是国有垄断企业的既得利益得到保护,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丧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此外,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

  2、城市化滞后,缺乏需求基础。服务业有两个特点,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二是要求最低的聚集效应,即人口须达一定规模,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全球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2004年浙江城市化率为54.0%,未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浙江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应达到的水平。此外,浙江省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服务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缺乏统筹规划和促进其发展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也是导致服务业发展不畅的内在因素。

  3、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民营经济是浙江制造业的主体,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又是浙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产业。浙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因此制造业的粗放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的不足。

  4、最终消费率偏低影响服务业发展。从源头上讲,消费才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消费率的高低表明了投资转化为有效供给的程度,反映了劳动成果直接转化为消费享用的程度。服务业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平均保持在75%以上,90年代中期,美国的最终消费率达83.7%、加拿大为79.5%、日本为70%,而2004年浙江只有42.0%,2003年为43.7%,2000年为45.9%,呈下降的趋势,2004年比全国53.0%的最终消费率低11.0个百分点。关注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地区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更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浙江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浙江人均GDP为23924元,约合2893美元,已接近3000美元。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目前,浙江的人均GDP已经接近3000美元,服务业应该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浙江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发展服务业的强大动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发生着结构性变化,逐渐由商品性消费为主转变为非商品性消费比例的扩大,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享受型、发展型消费。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46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96元,比上年增长12.2%。在主要消费项目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三项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旅游消费热已在居民家庭中兴起,尤其是住房、汽车的消费,带动了众多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因此消费层次提升与消费结构转换必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其间蕴含着服务业的发展机遇。其次,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因为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由此增大对现代消费服务的需求总量,城市规模扩大,提升对生产和消费的服务业的增长空间,公司总部向城市集中,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系统和网络。

  2、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给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由于土地、资金、能源、环保、产能等硬约束条件,制造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外部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的制约,部分行业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受到质疑。而服务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高就业吸纳能力的比较优势明显。尤其在强调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对自然资源、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少的服务业将更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据统计,工业与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率为1.095:1.231,每千瓦时用电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5.22元,创造的服务业增加值为45.37元,因此,全方位推进服务业发展将是下一阶段产业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预计在“十一五”时期,随着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加大,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增长,浙江服务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3、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拓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伴随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档次的提高,物质消耗在生产环节中的消耗将越来越小,而深加工、精加工以及相应的设计、运输、包装、储存、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将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也将随之体现在这些扩展的环节上,这些扩展的环节会使原有内置于制造业产业链中的服务活动通过专业化分工而逐步外化,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体系。制造业企业集群的出现,又会使实物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辅助劳动的独立化更加明显,外包服务渐成趋势。因此,为制造过程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会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4、入世带来外资服务业引进的新格局。2005年以后,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服务业会由于政策、市场壁垒的减少,市场的开放度将大为提高,在市场准入、开放条件、行业限制上有所放宽,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咨询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乐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及其他工程服务将逐步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服务业的跨国资本流动,不同于制造业可以把技术、销售、生产环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和成本最低原则异地分设,即把营销、研发环节等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部分留在本国,而把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资本输入国,由于服务业所有业务的开展需要直接通过客户来实现,因此服务业项目必须是集技术核心、管理经营、服务内涵为一体的整体引进,同时还要根据消费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创新,服务业的跨国流动会比制造业产生更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加快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目前浙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新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浙江要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浙江省服务业发展。首先要以制定“十一五”计划为契机,科学规划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近日召开的全省服务业大会上,已明确浙江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45%左右,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浙江省已确定了“十大产业”为今后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别是已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商贸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等“五大”优势产业,以及信息服务业、科教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五大”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最后要改组改造传统服务,拓展服务业市场空间,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

  1、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浙江作为一个制造业大省,目前正着手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新飞跃。但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服务业为代价,而应与服务业形成良性的互动。事实上,未来制造业的“制造”指的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制造业,而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外置又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高度相关、双向互动。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将其放到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协同共生发展,形成整体合力,进而保持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2、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在服务业的不少部门和领域依然举步维艰,这种状况与垄断现象直接相关,而几乎所有的垄断行业都集中在服务业领域。服务业要发展,应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打破市场壁垒,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加快浙江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更好地吸引资本、技术和管理,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部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构筑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入世后,随着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将日益融合于国际服务市场,因而导致国际、国内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方面要坚持“引进来”,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外资的流入营造安全、舒适和低交易成本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是保持浙江外贸优势的必然要求,浙江省要利用货物贸易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立足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服务贸易的发展来带动货物贸易向高附加值、高竞争力转变,最终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同发展。

  4、利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辐射效应,坚持良性互动发展。上海提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四个中心”战略,对浙江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着积极影响。首先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借助上海现代服务业优势,用较低成本获得较高水平的服务,一方面发展浙江本地的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形成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互补关系;第三要吸引优秀人才来浙江创业,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吸引人、留住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潜能。

  5、对于服务业中的不同性质的服务行业,应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对于生产者服务,应当优先发展,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应是:积极扶持、引进竞争,以产业化为导向、促进市场发育以及扶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对于消费服务,如旅游、房地产等,它们的特征是与居民生活需求密切联系,进入退出的壁垒相对较低,产业政策的重点应是强调市场调节,政府的功能主要是改进和协调市场管理;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要改变政府包揽做法,实现“政府主办、政府参与、政府指导”的分层次的供给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除少部分具有特殊性质的公共服务以外的其他公共服务业,促进浙江服务业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