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银行上市为何舍近求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7:03 人民网-华东新闻

  随着交行、建行相继在香港上市,关于银行业改革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影响金融安全”的争论也日渐激烈。

  回答上述问题,先要明白银行为何要海外上市。目的有三:引进资金、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手段、促进完善国内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要实现前两点并不一定要通过海外上市。因为眼下银行发愁的是找不到好的贷款项目,存贷之间的差额仍有扩大趋势。引进先进的管理与技术,也可通过与国外同行成立合资公司,如共建信用卡公司等方式完成。

  关键是第三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

商业银行作为机关化的企业,经营不善早已是沉疴难愈。国家曾多次投巨资为银行亏空“埋单”,却始终未能将银行引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便成立之初就实行股份制改革的交通银行,资本结构多元化也未能在促进其内部治理上有所建树。在香港上市前,交行的净资产实际为负。因此,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成为
银行改革
的基本路径。

  问题是,为何银行不能通过国内上市来推动内部治理?症结在于银行生存的外部环境并非“佳壤”。众所周知,政企不分使银行沦为地方政府的“腰包”,而国内漏洞百出的

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也并不得力。如何指望依靠不健康的环境催生健康的企业、行业?而银行海外上市后,必须对投资者有所交待,按照国际规则经营。这也说明,上市并不是银行改革的结束,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在考量“金融安全”问题时,必须抛弃非输即赢的“零和思维”。对国家仍占控股地位的银行,海外上市如能实现做大做强,对银行本身、投资者和国民经济乃是多赢之举。

  事实上,由银行海外上市所引发的争论并不新鲜。从钢铁、家电到汽车,每一轮国有企业引进外资都会激起类似的怀疑。实践证明,那些最早开放的行业,也最早在国际市场上找回自主地位。银行作为牵涉众多利益的战略行业,在改革中遭遇争论并不奇怪。关键是,银行上市前必须有科学的论证,以力求实现最大程度的“价格发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