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我国棉花市场有望再度“暖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9:44 经济参考报

  本报郑州电 近期国内棉花市场由前段时期的冷清转为热闹,棉花种植者的销售步伐加快,曾经出现的惜售心理有所缓解,各地涉棉企业的采购也全面展开;同时,期货市场也表现了季节性的上涨行情,交易再度活跃,郑州商品交易所专家认为,棉花市场牛市可能在“入冬”后提早到来。

  记者在郑州商品交易所采访了梅宏斌、于向阳等相关专家,分析得出,今年棉花市
场的主线是“产量减少,需求增加”,未来棉市应该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本年度的棉花产量逐步浮出水面,低于市场所预测的570万吨,那么棉花市场牛市的步伐将提前迈开,棉花市场将再次度过一个“暖冬”。

  在资源紧缺的推动下,近期国内棉花期货市场和撮合市场反应较大,价格一直上行,一举刷新年度高点,郑棉指数创下了15680的新高(进入现货保值价格区间),形态上展开了牛市步伐的征途,其价格直指开市当日新高。由于各地棉花价格的上涨较快,籽棉收购价格过高,国家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于10月26日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做好棉花收购等工作的紧急通知》,致使各地棉价受些影响暂停上涨的步伐,期价也应声回落,当日下跌400余元每吨,重新测试15000元/吨整数关口价位附近,持仓由90300余手降至82850手,劲减8000余手。随之周边各地市场出现了回落整理行情,并且主力合约有效的站稳于15000元/吨的整数关口。

  支撑近期棉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仓单成本。按现今各地的收购价2.85元-3.0元/斤(等级三级标准级),按36%-38%的衣分,12%的水分,棉籽收购价0.6元/斤,再加上加工费500元/吨,折合皮棉价格在13800元/吨-14600元/吨之间。再加上仓单注册费用,每吨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400元-500元/吨。期棉的仓单成本就在14300元-15000元/吨。现今的期棉价格(0603)已经运行至15000元/吨附近,已经脱离现货商保值价格区间。这是近期15000元/吨支撑有效的重要原因,所以对期棉的后市价格继续保持长期看涨的心理。同时15000元成为市场重要关口价位。同时期棉彻底摆脱的中价区域,在未来供求紧张的带动之下,继续保持一个高位运行的态势。

  国内撮合市场与期货市场方向保持一致,在10月的走势当中,以先扬后抑的走势展开,在发改委一纸公文的制约下,出现了高位回落。虽然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但撮合的订货量却有增无减,成为年度以来订货量最活跃的月份,市场价格和投资者心态向好。

  根据中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专家周林分析,进入本年第三季度,国内棉花资源所剩无几。2005年度的中国棉花产量可能维持在530万吨-550万吨。再加上期初合计220万吨(配额内未进口的外棉),2005年度全年总供应量为750万吨-770万吨。耗棉量按目前恢复正常的配棉比例65%,按2004年度的基础上年递增10%,2005年度纺纱量应为1380万吨左右,那么2006年度需要用棉量应为900万吨左右,再加上其他用棉约为30万吨,2006年度用棉量应为930万吨,形成上百万吨的消费缺口。

  在这种市场状况下,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纺织行业时发现,按照季节性的规律来看,现在涉棉企业的库存基本已经见底。大多在此期间大量地进行第一轮补库。面对日渐高企的棉价,让部分涉棉企业的确有点左右为难。如果采购价格太高,给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不采购,本年度的资源紧张,到时抢不到棉花可能存在更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到时付出更大的代价。只有硬着头皮,加入采购的行列,进行第一轮补库的采购,提升了棉市的人气。

  另外,根据这几年中国

纺织品出口递增的情况看,市场判断明年的纺织品出口肯定要大于今年,这也使“炙热”的棉市更加滚烫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