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阻碍国内国际油价接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3:42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记者张广明 北京报道 5月24日,自2003年以来一直总是上涨的国内汽油价格终于出现了首次下降。此次降价,也被各界更多地看做是与国际油价接轨的一个信号。在日前召开的资源价格会议上,有关各方对于成品油价格改革的表态又被寄予了更多的厚望。
此前,大多数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不过,在是否接轨这个问题上,相关的主管部门可能也是左右为难,尤其是涉及由于油价上涨而带来的补贴费用。时逢此时的国内两大石油集团的回购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与国际油价接轨是大势所趋 在10月29日召开的“资源价格会议”上,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建议政府加大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可以考虑将价格调整时间缩短为半个月或一周,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考虑做到隔日调整,以减少海内外成品油价格的“时滞”效应。 此前,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他个人来看,国内油价早就应该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国内的供求,也利于应用价格杠杆达到促进节约能源的目的。 7月份在黑龙江召开的“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曹玉书在讲话中明确表示,要完善石油价格机制,解决怎样从滞后油价向事实油价转变等现实问题。 在国内由于体制因素享受低油价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花费大量外汇来进口原油及成品油的尴尬。据海关总署最近的统计资料,9月份,我国共进口原油9396万吨,价值341.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 、44.7%,可谓是连创新高。成品油方面,进口总额为2324万吨,价值 71.9亿美元。不过在进口总量较同期减少16.4%的情况下,价值总额却是上涨了 11%,可见由于油价上涨而带来的支出是一路攀高。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即便是油价经历了大幅冲高到小幅回落的过程,目前国内每吨成品油价格仍比国际价格低1000元左右。 补贴难题 不但国内相关各方在关注着成品油价格的体制改革,国外的相关机构也为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亚洲开发银行在其《2005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报告中建议,中国应该直接补贴给穷人,以便从体制上理顺与国际油价滞后的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最大的阻力应该来自于基础的交通行业,比如城市公交、出租车这些行业。作为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关联的行业,如果在油价上涨之后,也简单地采取随之提价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另一方面,如果不涨价,这些行业的发展又成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政府对其的财政补贴。 在7月份,发改委又一次提高成品油价格之后,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尽管与出租业不合理的体制相比,油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深,但也会增加每月的运营成本。根据他的介绍,在油价持续上调之后,他所在的公司每月为每个员工增加了几百元的补贴。 尽管还没有详尽的统计数字,但如果油价与国际接轨之后,相应的补贴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据记者了解的信息,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笔补贴主要还是由地方政府及企业共同承担。以上海为例,出租汽车每月每车政府补贴200元、企业补贴150元,共计350元。 有分析人士对CIEN记者表示,在目前补贴数额比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还行得通。如果全面接轨之后,恐怕就得发生变化。理由很简单,石油企业最近高速增长的上游勘探开采中的利润已经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如果不能理顺石油企业上下游的关系,地方政府也不见得就会为此买单。另外,由于各地财政实力的多寡,支付能力也是问题。 石油公司回购有望成突破口 近期,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都开始了对旗下上市公司的回购整合。有分析师据此认为,如果此次整合能够达到预期,将有利于成品油价格改革。其理由在于,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国内石油公司的上下游之间出现了利润苦乐不均的情况。上游的勘探开发完全是一个暴利行业,而处于中游的炼制却接连出现亏损。在重新整合上下游之后,就可以利用税收的手段合理分配利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综合研究市副主任邓郁松曾表示,仅靠垄断企业自身来承担稳定油价作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应该把通过石油公司自身的努力而创造的效益和由于其他的因素如价格因素或是供需因素而获取的利润分开来看。据他介绍,英国就是通过调整税率的方式来实现油价的稳定。他们在高油价的时候征收石油收入税,当油价降低的时候也随之降低税率,这就使得石油公司不会有很大的亏损。 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原油资源税由过去的8元/吨至30元/吨上调到14元至30元/吨,天然气资源税由过去的2元至15元/千立方米上调到7元至15元/千立方米,平均调整幅度约1倍。 不过,有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税费调整对中石油、中石化的经营业绩影响也非常微小。这部分增加的资源税占中石油、中石化2004年净利润的比重均不超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