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云南映象成海外商演样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17:08 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晨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在美国辛辛那提ARONOFF中心进行16场商业演出,总票房收入突破200万美元已成定局。这是中国在美国第一次成功的商业演出。”

  11月20日晚,作为《云南映象》(又名《香格里拉传奇》)的投资方之一、负责此剧在
全球独家运营的派格太合公司总裁孙健君兴奋地从辛辛那提匆匆赶回北京。“美国剧院联盟已经正式向我们提出想安排《云南映象》明年一年在百老汇的演出。我必须赶回来准备,他们马上就要派人来跟我谈判了。” 孙健君透露。

  与国内演出市场的萧条相比,《云南映象》的海外商演成功耐人寻味。

  内外市场有别

  “按照预算,这次到美国预演的售票率超过69%就可以持平,现在早已远远超过90%了,两周内16场演出,把将近1000万元的投资都收回来了。根据美国知名演出公司Clear Channel做的预算,如果三年演出500场,票房收入就将超过1亿美元。” 孙健君透露。

  相比之下,国内演出市场的状况就不这么乐观了,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向民告诉记者,国内演出团体普遍度日艰难,国家没钱供给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演出团体,但这些团又普遍是人满为患,搞创作缺资金,人才流失严重,无好作品,票房收入可怜,恶性循环,文化演出产业越来越趋于没落。

  而有机会出国的中国作品在国外演出也很难盈利。有人分析,究其原因是“贱卖”和“零售”的情况太多,“国外的小演出公司往往急功近利,没有实力帮你宣传推广,也没有强大的剧院渠道网络,他们只能带你到几个小城镇演几场就完了,没大的利润可言。”

  对此,孙健君表示,借鉴国外的优秀模式后,《云南映象》从项目操作到营销运作,都是一系列国内未有的新模式尝试。

  杨丽萍在赴美前一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她的团组织结构“和国有演出团体不一样,《云南映象》是靠有限的投资活着,演员都是我们自己招募来的,去留机制灵活。”竞争体制的引入对《云南映象》的生存至关重要。

  搭车大演出公司

  然而对于像《云南映象》这样的一个特色剧目来说,孙健君表示,三年前投资杨丽萍的这个剧时就是看中其海外商演的前景。但他认为,在目睹了太多优秀剧目被“贱卖”和“零售”之后,他发现,缺乏品牌价值是一个死穴,这是他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他认为,树立品牌的方式必须从包装开始:“把少数民族原始文化歌舞剧用超一流的现代化舞美、灯光、音响、道具、服装来包装后,让海外观众突然感到震撼,他们没想到原来原生态文化还可以这样表现,内容上与海外观众口味接近,形式上与他们品位接近,满足海外市场的需要。完成产品包装后,还要进行商业包装,但这就需要别人一起来帮忙了。”

  这个帮忙者就是海外的大演出经纪公司。他解释说:“海外市场操作是我们的弱项,但却是国外顶尖演出经纪公司的强项,只要我们手里握着版权,就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地谈判。”

  现在,全美最大的演出推广系统Clear Channel公司和全美最大的剧院经纪同盟William Morris公司已经联手签约派格太合共同开发美国的演出市场,孙健君与他们双方各出一半,共用140万美元开拓市场。

  据透露,早在演出前,拥有美国绝大部分电台、电视台、其他传媒和广告资源的William Morris公司和Clear Channel公司就策动《纽约时报》、CNN等几十家大媒体给了杨丽萍之行做大量的预热报道,还预先在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投放大量广告。他们说服辛辛那提市为这次商演专门铺了一条红地毯,邀请所有的演员走着红地毯进入剧院,并特别策划了一个“向杨丽萍授予城市钥匙”的活动,甚至把11月16日首演的那天命名为辛辛那提市的“杨丽萍日”加以纪念。所有这些迎合美国人口味的“炒作”,把文化、政治、经济捆绑在一起,在当地观众中迅速掀起“杨丽萍”热与“云南映象”热,观众们被点燃的热情又为扶摇直上的票房收入添薪加火。

  盈利模式还看增值

  从爱尔兰的《大河之舞》、伦敦的《猫》到埃及的《阿依达》的运作成功,这些国际著名舞台剧都是各有高招。

  一位文化产业的专家分析认为:“《大河之舞》演出2630场营业额5.5亿美元,他们的盈利模式是‘票房收入+赞助+音像制品’。其中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赞助是他们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再如,《猫》演了20年了,营业额是20亿美元,他们的盈利模式是‘票房收入+版权收入+赞助+衍生后产品’。其衍生产品包括定点剧院售卖的T恤衫、棒球帽、钥匙链、咖啡杯和纪念节目册等等。而《阿依达》上演100多年了,它的盈利模式则是‘票房收入+广告赞助’,主要以‘冠名广告’、‘植入广告’和酒店赞助为主。为了常演不衰,每到一地就结合当地传说适当改变剧情。”

  那么《云南映象》的盈利模式将是什么?

  孙健君认为,目前可以自己掌握主动的模式就是“票房+衍生产品”。

  “从美国巡演的情况看,票房收入应该不成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衍生产品方面上有突破,现在我们已经找了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帮助开发适合海外发售的衍生产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服装、首饰、用具、图书、音像等都很便宜,这些东西通过《云南映象》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就可以增值。”

  他同时承认,目前的广告赞助是个空白。“整个国内舞台剧市场不太景气,国内企业往舞台剧上投资的氛围不足,这需要培育,也需要演出商们多做些样板出来给他们一些信心。”

  小资料

  《云南映象》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花了一年多时间到云南各地采集原汁原味的歌舞元素汇编而成,是由其领衔主演的原生态舞台剧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