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路透亚洲新掌门 能否玩转中国金融信息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 16:32 中国经营报

  作者:崔毅

  作为路透新任的亚洲区董事总经理,Alex Hungate有一个大气的中国名字——洪纪元。在他看来,中国无疑是路透亚洲业务最大的亮点。但在中国市场上,要真正开创路透亚洲的“新纪元”,谈何容易。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拓展新兴的金融信息业务,与竞争对手竞争中保持领先,将是洪纪元亚洲履新的重要战略要求。

  “小字辈”路透社,导引路透集团“大商机”

  记者: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路透就是指“路透社”。但从你所负责的业务范围来看,仅路透亚洲的业务就已远远超出以资讯服务为主的路透社的业务。而那些更大规模的业务,似乎才是路透亚洲的新商机所在。

  洪纪元:的确,路透社是我们整个集团中最知名的实体。因为目前,只有它的服务对象是普通受众,而我们其他业务都是直接针对金融领域中的银行、基金、券商等大客户的,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较远。至于你说的商机,我想一个数字可以说明:去年,整个集团全部业务收入中,真正来自路透社的,只有5%左右。我们90%以上的收入,都是那些不知名的业务带来的。

  记者:那你能否为我们的读者解释一下这些 “名不见经传” 业务?它们与路透社又有着什么渊源呢?

  洪纪元:渊源提不上,但应该说,没有路透社的成功,确实就没有整个集团的今天。路透社成立于1853年。它当时只是一家规模很小的新闻采集与传播机构。后来,由于路透社紧随时代发展,并逐渐认识到,经济领域中的信息提供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于是,路透社将自己定位于金融领域中的信息提供商。我们觉得,金融信息的增值空间最大。

  具体讲,金融信息的增值,主要体现在一条紧密连接的价值链上。在这条链上,新闻与数据、风险管理控制平台及交易平台,形成了三大业务主体。

  记者:如果形象一点儿的话,是不是说,当今,路透的业务是由金融机构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发展而来的呢?

  洪纪元:可以这样理解。比如一家国际银行,它最早可能是路透社的客户,从那里,它每天获得及时、准确、专业的财经信息。继而,我们发现,它需要这些信息,是为了高效管理自己的资产,如:投资组合、贷款、存款等,并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保值增值。于是,我们便将自己研制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平台提供给它使用。在这个平台上,客户通过权威的数据不仅可以控制资产风险,更能对某一金融指标做出准确判断。而客户使用这一平台的最终目的,还是交易其金融资产,于是,路透的交易平台就派上用场了。

  记者:这招儿确实有竞争力,一旦成为了路透社的用户,就有可能一步步被整个集团提供的服务所吸引,而且不能“自拔”。

  洪纪元:你现在只看到了一面,即:客户对路透服务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而实际上,最初,是我们在不断改善对我们客户的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创新了自己的业务领域,从而获得了无限的商机。今天,路透已成为全球数以千万计金融客户的大社区,它们每天在向社区提供金融数据的同时,也从社区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数据,并在社区提供的风险控制平台上评估自己资产的价值。最后,在必要的时候,再用社区的交易平台实现资产及有价

证券的交易。

  这就是我刚才提及的金融信息的增值空间,路透社只是负责前期金融信息与数据的采集提供,而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风险控制与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当然,我们的利润也就更多地来源于非新闻与数据提供业务了。

  中国市场——路透的真正考验

  记者:看来,路透对自己的盈利模式非常满意。但在金融市场中“掘金”却非易事,尤其是各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大相径庭。你曾长期担任路透美洲区联合首席执行官,现在来到亚洲、来到中国,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洪纪元: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当前的金融市场一日千里,尤其未来两年,WTO承诺将给中国包括金融在内的众多行业带来挑战。当然,这也是对我的挑战。美洲地区业务,我已驾轻就熟,但在中国市场上,要如鱼得水,还很困难。中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很像美国早期的市场,但中国的起点更高,完全可以跳跃式发展,少走很多美国人的弯路。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的人,不能照搬美国经验。我们来到中国,也要有跳跃式的进步。

  比如,美国市场当时不允许买方在证券市场上直接交易,但中国为了避免可能的交投低落,已允许买方直接进入市场,这样,就把金融交易的范围与数量扩大了,市场的流动性也相应加快。而市场流动性越好,路透的三大业务就越有价值。因此,如何在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上推进路透的发展,我们还需要研究。

  记者:那具体来说,路透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到底可有哪些作为?又将经历什么考验呢?

  洪纪元:随着中国步入后WTO时代,以银行、证券、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将明显加大。这无论对于金融信息还是金融风险控制与交易,都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很简单,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到海外上市,成为国际性金融机构,它们首先需要及时、权威、准确的金融信息与数据,以为走向海外做物质准备。其次,随着它们国际性的加强,它们的各种金融资产的风险也在加大,这就需要风险管理与控制。而要与它们的国际伙伴平起平坐,实现金融资产的无缝交易,路透的交易平台也就不可或缺了。

  而在相反的方向,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将伴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中国寻求商机。这同样为路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就在三个月前,中国的央行刚刚允许两家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融资,而没有路透三大业务的支持,这一融资过程几乎不可能完成。

  另外,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与交易需求将成倍增加,而路透在利息率、期指、各种外汇产品等的风险控制与交易方面,优势明显。

  当然,机会与考验是并存的。中国金融市场法制环境的欠缺,政府政策对市场的不良影响,以及国企改革可能给市场带来的震动等一切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因素,都将成为路透业务发展的障碍。

  相关链接

  路透 彭博 道琼斯分享中国金融信息市场

  尽管都兼营新闻社,但就其主业而言,路透、彭博和道琼斯三家金融资讯公司中,最早进入中国的是路透。1979年,中信集团就成为路透在中国的第一家金融资讯客户。道琼斯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德励在华设立五家办事处为标志。而动静最小的是彭博,虽然1994年开始在京、沪两地分设办事处的彭博并不比道琼斯来得晚,但至今彭博仍保持着低调,甚至没有在华设立宣传部门。

  三者之中,道琼斯与另外两家却稍有不同,只提供内容,不提供硬件服务。路透更注重提供实时财经终端,在这方面,它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彭博。

  但从中国市场来看,路透集团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到的困难在中国并不突出。一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路透集团既不能在华开展证券交易业务,也不能通过新华社之外的渠道销售其新闻产品,因此,这两个在全球市场受到冲击的部门,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拖累路透其他两大项业务——金融资讯信息产品和金融行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此外,由于中国进入世贸组织时所做的承诺已开始一一兑现,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改革已逐渐步入正规,这就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与国际接轨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自身系统的规范。同时,随着

中国经济逆市高涨,中国金融企业对金融资讯服务的需求在逐步增加,这些对于在中国市场一直等待机会的路透集团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丝毫挡不住三家公司对前景的乐观。乐观的前景需要乐观的收入来支持。三家公司都没有透露在中国的销售额,但是据新华在线估计,中国金融资讯服务这一市场的空间可能会有几百万美元。

  附:路透集团

  路透集团是一家全球信息公司,专为金融服务、媒体与企业市场中的专业人士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在2005年6月收购德励财经后,路透在91个国家和地区的雇佣员工人数达到15300名,其中2300位新闻采编人员,在196所新闻分社为12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新闻服务,是全球最大的多媒体新闻机构。2004年,路透集团的营业收入(包括Instinet Group公司在内)为29亿英镑。仅在亚洲地区,路透集团就有约4.2亿英镑的年收入,并在超过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600名员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