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1亿吨 内增外压使板材到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 15:4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凤君 北京报道

  中国钢铁业正陷入在一片产能过剩的阴影中。11月16日,国家发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透露,预计今年底全国钢铁生产能力将达4亿多吨,与中国实际用钢量相比,产能将过剩1亿吨。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产能过剩中相当一部分是过去钢材市场上非常紧缺的板材。

  过去几年,中国板材市场一直供不应求,每年的缺口达80%以上。而今年以来,我国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热轧薄板产能开始以超高速增长,由此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

  中钢联分析师王莉指出,今年8月上述三个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35.5%、59.9%、38.7%,其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以其作为生产原料的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速。

  正是由于板材开始出现过剩,导致该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从而又拉动全国

钢材价格一路飞流直下。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这几年国内板材项目上得太多,前两年上马的一些项目,到今年集中释放。”钢铁协会一官员表示。

  从2002年开始,中国一些钢厂开始陆续上马板材项目,单是钢铁类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项目中,就有90%用于新建板材生产线。同时,为保护我国钢铁企业产品结构的顺利调整,提高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还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板材生产,如“五大板材”类产品从2002年起实施3年的长期保护,国债贴息支持板材项目的投产等,而这些新建项目基本上都在2004年及2005年左右投产。

  事实上,这种新建产能集中上马的情况当时就曾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这样集中的扩能,会不会导致过剩?

  针对这些疑问,中国钢铁协会一位官员在今年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根据钢协统计预测,2005年国内板材(除窄带)的产能即使提高100%,仍然存在2000万吨左右的供给缺口,因此在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能够支撑板材市场价格保持2005年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

  但这样的分析似乎忽略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反应。

长城
证券
一位钢铁分析师认为,2004年中国板材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国内板材价格倒挂。但进入2005年,世界范围内板材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逐渐消失,国外板材开始大量流向中国,迅速打低了国内板材的价格。

  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尽管去年我国进口钢材大幅降低但板材进口占钢材进口量85%以上的格局仍没有改变,今年1月—8月我国进口钢材1750万吨,其中板材占到了86.9%。这种内增外压的格局,最终导致国内板材严重过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