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务集团进入终端制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15:04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李志军 刘粤 深圳报道 在获得法国威利雅联合首创威水4亿美元注资之后,已成为国内管道直饮水最大供应商的深圳水务集团开始了新的扩张,这次的目标是国内水务企业都未曾进入的终端制水产业。“在21世纪十大朝阳产业中,终端制水产业位列第六,市场容量高达1000多亿元。”11月17日,深圳水务集团深水海纳水务公司直饮机事业部部长顾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从今年4月份成立直饮机事业部至今,深水海纳已经在深圳、兰州等地建立了几个样板市场,希望通过扶持代理商与分销商迅速启动终端制水市场。此举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深圳水务在终端制水领域的进与退。 商机和风险 终端制水市场的巨大潜力来自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据调查资料,目前我国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了污染,92%的城市面临水污染的威胁。城市自来水多是加氯进行粗过滤,而氯本身就是污染源之一,再加之各类自来水管网的年久失修,因此很多输送到用户的水往往无法直接饮用。 “在终端制水之前,人们获取饮用水的方式主要是桶装水和管道直饮水。” 深水海纳水务公司总经理李海波说,这两种方式的弊端使终端制水产业拥有了巨大的机会。 桶装水的弊端显而易见。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的恶性竞争,使桶装水的质量难以符合人们购买的初衷。而管道直饮水的市场也很有限,“因为更多的是与市政工程和新建房地产项目直接相关,所以一般投资主体是房地产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工程花费巨大。”李海波说。 很多精明的企业在桶装水和管道直饮水之间开始寻找市场机会。从90年代起国内就有企业进入终端制水产业,但到目前为止,终端制水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和成长期的临界点,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因为后续资金问题倒闭或转行。 “在2002年进军终端制水领域的凤凰制水公司,当年招商提出‘健康好水自己造’的概念,并在国内建立了将近100家优质代理商网络,但到第二年由于受到总公司资金影响而发展缓慢。一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厂家在把经销商队伍建立起来后不知道怎么撬动市场。”北京某制水公司负责人说。 尽管如此,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看好这个市场。深圳水务集团将面临数百家直饮机企业的竞争。 深水海纳的机会 终端制水的高风险使美的、安吉尔这样较大的饮水机企业都不敢贸然在直饮机项目上投入重兵,包括一些美、韩、日等进口直饮机品牌也处于蓄势状态,深水集团的进入只是起跑线上又多了一个选手。 在外界看来,深圳水务集团进入终端制水领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家资产规模超过8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水务企业,向终端制水扩张只不过是在其强大资本支撑下的相关多元化扩张而已。 李海波说,深圳水务集团从1996年进入直饮水市场,就开始关注直饮机领域,但是发现这个领域还不是很成熟,进入得过早,会浪费太多的成本。“目前直饮机市场已经处在培育期和成长期的交界状态,选择这个时候进入才不至于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李海波说。 北京世韩伟业中国区销售经理张跃胜把目前市场上的直饮机企业分为三类,一是国外制水巨头如法国威利雅、GE、陶氏等水处理企业等,但目前它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中国工业工程用水方面,还没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开发市场,估计在三年左右当直饮机市场完全成熟的时候,会大规模进入;二是国内水处理领域龙头企业,如深水海纳这样的公司,有技术、有标准,有资金实力;三是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直饮机品牌、大家电企业转型和中小企业。 但国内水务企业目前进入终端制水市场的并不多见,整个终端制水市场没有领袖企业,这使深水海纳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来尝试。目前全国200多家终端制水机企业中,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一带,“这些企业有的是由饮水机企业延伸过来,有的是外部投资者看到市场前景直接进来做组装,很多都是做一段时间就消失了。”顾坚说。 深水集团的水务背景使整个中国水务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其终端制水的忠实渠道。目前深水在北京、浙江、甘肃、重庆、广东和湖南有6家分公司和众多的大型管道直饮水经销商,这还不包括中国各地方城市的水务公司,他们很容易成为终端制水机的采购商和经销商,因为终端直饮机就相当于一个小型集成的管道直饮系统。 “目前终端直饮机价格低端在1000到3000块钱,高端在7000多块钱,如果山东东营项目有一半的家庭使用终端直饮机,那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顾坚表示。山东东营项目是深圳水务集团通过竞标承建的山东东营经济适用住房管道直饮水工程,这个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管道直饮水工程,规划2.5万户,总投资20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