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政策大限马上放开 TNT分分合合背后暗藏玄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14:46 中国经营报

  作者:柴莹辉 来源:中国经营报

  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荷兰TNT公司,近日玩了一次“剑走偏锋”。在UPS(美国联合包裹)和FEDEX(美国联邦快递)在中国行将独资之际,TNT却反其道行之,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准备组建合资家电物流公司。

  在政策大限马上放开诱惑期,TNT的分分合合背后暗藏玄机。

  在独资的基础上合资

  四大快递在中国的发展史有着惊人的一致:因为政策限制,最初都与中外运公司以合资的形式开展国际快递业务;随后FEDEX和TNT先后与中外运“分家”。目前UPS和FEDEX均在操持独资事宜。除了DHL按兵不动,其他三大快递的独资决心昭然若揭。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TNT在这个时候却宣布即将组建合资公司。这是继与上海大众合资安吉汽车物流公司后,TNT的又一重大合资举措。

  TNT的考量其实很简单,它需要在保证整体业务独立的基础上,将部分业务进行合资,以换取市场资源。

  早在TNT与中外运分手,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超马赫为合作伙伴后,业内猜测其是为独资做准备。最近某知情人士告知记者,超马赫的某高层曾供职于TNT,超马赫不过是TNT的“傀儡公司”。TNT基本可以保证自己运营和决策的独立性。TNT的考量与UPS、FEDEX如出一辙。

  合作背后的深意

  TNT与中远组建合资公司,或许是抢占中国物流市场的无奈之举。

  外资企业在中国抢占市场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自己开发客户、通过收购其他企业间接“收购”客户,以及和当地强势企业合作。TNT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是管理和技术,短板则是网络和客户资源,TNT显然深谙“扬长避短”的奥妙,于是采取了与强势企业合作的方式,曲线介入中国物流市场。这种考量与当年TNT和

上汽集团成立安吉汽车物流,如出一辙。

  TNT与中远的此次合作,表面上看是“用市场换市场”的双赢选择,但是由于双方拿出的业务都并非自己的核心板块,因此这种合作多了一种试探和姿态。谁敢保证这两大巨头日后没有更深层次、更接近核心业务的合作?现在这场“联姻”的最大作用,或许是为日后关系的开道和铺垫。

  因此,TNT聪明地选择了物流业务的合资。但保持在中国市场上业务的整体独立性,则是TNT从来不曾改变的法则。

  整合是业务的主旋律

  目前,快递、物流、直邮是TNT的三大主营业务,其策略发展资深副总裁庞复兴曾慎重地表示,这三大业务没有短板,属于“并驾齐驱”。如今看来,快递方面TNT利用“特许加盟”的形式,在二三级城市铺设自己的快递网点;物流方面通过与上汽、中远等强势企业的合作来扎根行业物流市场;直邮方面则寄希望于中国

邮政,图谋借助成立合资公司来启动巨大的市场。这三大业务确实没有“厚此薄彼”,大有齐头并进之势。

  有业内人士曾质疑TNT的这种“齐头并进”策略。但TNT显然按照自己的计划在按部就班,近日TNT中国正在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据悉,此前TNT中国的快递业务是由总部的网络部来操作,物流业务则是上海分公司受理,有时甚至会出现一项业务多个部门插手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混乱局面,TNT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将快递和物流的操作整合到一起。

  从TNT试图收购华宇物流的案例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整合意图。华宇是国内零担货物运输企业的翘楚,TNT既可以利用它发展自己的国内物流,也可以把它作为连接国内各个分散快递网点的“桥梁”。可见,独资、收购、合作这三大武器在TNT手中“一个都不能少”。无论是快递的“隐性”独立还是物流的“显性”合资,TNT的分合之道始终秉承了一个不变原则,即策略随市场而变。

  小资料

  四大快递公司在中国“分分合合”的足迹

  TNT: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外运合资成立了中外运——天地快件有限公司,2003年合资的和约到期后分手,选择了超马赫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合作。近日宣布将与中远集团合作组建家电物流公司,主要针对中国白色家电的物流市场。

  DHL:1986年与中外运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合作至今。

  UPS:1996年与中外运组建了中外运——联合包裹国际快递有限公司。2004年12月UPS出资1亿美元“赎身”,收购合资公司50%的股权和对中国23个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直接控制权。

  FEDEX:1984年与中外运组建合资公司;1997年变更合作对象,选择了大通国际作为新合作伙伴。1999年,FEDEX与大通再次“

离婚”,看中了当时的大田集团并成立了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近日FEDEX收购了该合资公司的股份,并将大田集团的快递业务揽入囊中,正式迈出独资步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