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零售 华润忍痛瘦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 17:05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 张鹏 上半年还表示计划用两三年的时间来处理旗下非核心资产的华润创业(0291.HK),目前似乎已有意加快非核心资产的剥离速度,以集中火力开拓内地的零售市场。 剥离石化码头业务
华润创业正加快剥离石化业务和部分货柜码头业务,从而引来了诸多中外巨头的争夺。 此次华润创业进行非核心业务剥离的大背景,源于国资委的精神,主业之外的非核心业务要进行重组或剥离。 华润创业的母公司——华润集团的“活动范围”,被圈定在日用消费品制造和分销、地产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三个领域内。在此大背景之下,一直担当华润集团的“旗舰”角色的华润创业,也开始加速变身:用其总经理陈树林的话来说,就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华润创业会成为纯消费品公司”,打通生产和销售的整个链条,将旗下的零售、服装、食品、饮品、纺织等几大主业串联起来。而逐渐淡出石化、码头等非核心业务,全力拓展内地零售市场则是其转型的第一步。 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内地,华润创业在石化和码头领域都并非优势企业,未来可提升的空间已经有限,从这两个已不被看好的副业中早日抽身,对其而言也是极为明智的战略决策。 一方面,同临近的深圳、广州等港区发展势头强劲相比,香港码头由于居高不下的经营成本,其未来发展前景已不被业内看好。作为香港港口营运商风向标的和黄转让部分香港码头权益给PSA,就是一个例证。另一方面,国内的成品油市场,虽然可能因为成品油批发的放开带来新的机遇,但短期内两大集团上中下通吃的垄断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且随着BP、美孚等外资加油站的强势介入,华南的成品油市场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对华润而言,若继续经营加油站,就必须投入更大的资金和人力,以换取未来可能的回报。而把石化副业转让给石化巨头,收获的也不仅是丰厚的现金——对华润创业仍在极力开拓的内地城市燃气而言,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自然少不了石化巨头的“提携”和“关照”。 做大零售的雄心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远未成熟,有着巨大的尚未开发的消费需求,国内还未出现一个真正的全国性的零售企业一统天下。这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20家流通企业之一的华润而言,具有同外资几乎同等甚至更好的发展机会,其集中火力的内地零售业务将具有极为宽广的发展前景。 早在宁高宁时代,华润集团就已将零售作为主业重点发展,并制定了5年时间内投资50亿元,实现营业额500亿元,年度利润5亿元的“四个五”战略目标。华润方面表示,在内地零售市场的目标是先做到区域领先(即占25%的市场份额),最终成为全国性的大零售企业。目前,在华润划分的三个重点区域市场中,仅华南市场基本实现了区域领先,而在华东和华北还尚有较大差距。 而华润要实现区域领先、甚至覆盖全国,大规模的收购则是抢占市场份额最便捷的方式,因为自己开店的速度很慢,而且核心城市的网点资源已经很少,这也显示了未来的零售业竞争格局很有可能是资本取胜。花旗银行曾预计上述拟转让的副业可套现约130亿港元,这无疑为华润创业在内地的零售业扩张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撑。在9月份4亿元全面收购天津月坛集团和浙江宁波慈客隆后,华润创业目前仍在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其收购和扩张的步伐仍不会放缓。华润万家首席执行官陈朗就表示:“现在每天都在开店,不排除新的收购。” 除上述因素外,去年以来不断涌现的因资金链断裂、零供关系紧张而引起的超市倒闭浪潮,也为华润这类有实力、有信用、有一定规模的外资及本土零售巨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收编时机。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零售企业则有可能成为内外资巨头新的并购整合对象。 在经过多年的市场了解和人才培养等必要积累之后,目前外资巨头已开始着手考虑收购在业态类型、店铺位置和经营状况方面符合自己要求的内地区域性连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