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长虹收购美菱 中国冰箱业格局变革在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16:35 财富时报

  本报记者 张 颖

  最近,国内冰箱业新闻频现:继科龙被海信接盘,新飞电器易主新加坡丰隆不久,日前又曝出长虹以不超过1.45亿元的“超低价”收购美菱电器。业内人士认为,在并购大潮面前,中国冰箱业的“四大家族”在整合,冰箱业格局变革在即。

  长虹收购美菱 进军冰箱业

  11月10日,长虹发布《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称,11月6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美菱电器股份转让协议书》正式文本。该协议约定,长虹以不超过1.45亿元的价格收购广东格林柯尔持有的20.03%美菱电器股权,成为美菱电器第一大股东。美菱集团则继续持有美菱电器9.8%股权,仍为美菱电器第二大股东。

  四川长虹有关人士表示,长虹收购美菱进军

冰箱业表明,长虹真正落脚在以空调为主打的白电产业链上了。空调与冰箱同在一个产业链上,上游原材料采购和下游产品销售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长虹目前在全国建有6000多个空调销售网点、3000多个服务网点。空调的销售和服务网点完全适用于冰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虽然美菱在白电领域的地位不能与科龙同日而语。但对于长虹而言,美菱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入主美菱,是长虹跻身白电领域第一行列的最后一搏。目前长虹在白电领域只有空调。虽然早在1997年便进入空调领域,但近十年下来,长虹空调一直在空调二三线品牌中徘徊。这使长虹寄厚望于空调产业能成为继彩电之外的另一支柱产业的计划将流产。如果不借力于收购兼并,这一尴尬现象在短期内恐无改观。特别是面对格力、海尔、美的乃至海信在白电领域的大规模扩张,长虹的白电如无跨越式发展,其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国内资深家电产业研究专家刘步尘先生则指出,作为上市公司的四川长虹,一直是整个长虹集团的重要融资窗口。但由于四川长虹在彩电出口应收账款上的败绩,2004年巨额亏损,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在近几年中恢复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而长虹若想在家电领域重振雄风,没有资金的支持,其难度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白电产业的大规模拓展,更需要资本市场的融资窗口。因此,入主美菱的意图,也在于恢复至关重要的融资平台。

  冰箱业格局在重整

  到目前为止,国内冰箱长期以来形成的四大家族海尔、新飞、科龙、美菱,只有海尔保持股权完整。陆刃波认为,随着科龙、新飞、美菱收购案的尘埃落定,冰箱业格局变数大增。  

  据了解,除了海尔冰箱年产销量稳定在500万台外,变数之一来自海信。海信重组科龙后,未来的冰箱产能规模将达到500万台左右。另一变数是美的。从2003年起,美的收购了国内两大冰箱企业华凌和荣事达。又经几番扩能,目前美的的冰箱产销能力已超过300万台。还有,丰隆集团增持新飞股权后,预计新飞冰箱产能将扩充到300、400万台。被长虹收购的美菱,05年估计其冰箱销售量为200万台上下。另一崛起中的TCL,其冰箱产能即将达到200万台左右。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有实力的家电企业通过并购手段快速进入白电,使冰箱企业进一步整合成为大企业间的角逐。但目前西门子、

伊莱克斯、松下、三星等外资品牌固守冰箱高端市场,同时国内家电业利润率在严重下滑,市场规模增长又乏力,各企业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和风险,其生存和发展充满变数。只有资本雄厚,善于运做、抓住核心技术,在质量和营销、服务都占优势的冰箱企业才能胜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