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零售价竟比出厂价高10倍 眼镜行业暴利惊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12:13 新华网

  新华网深圳11月16日专电 (记者 李南玲 蔡良焕) 常常听老百姓说眼镜行业的“水”很深,利润空间很大,外行人永远搞不清楚一副眼镜的真实价值是多少,而消费者越是不懂,零售商就越有机会“糊弄”你一把。在日前举行的2005中国(深圳)国际眼镜博览会上,记者发现眼镜行业的出厂价和零售价有着天壤之别,眼镜行业的“暴利”现象十分惊人。

  在来自深圳龙岗的一家参展商的展位上,记者请工作人员拿出价格最贵的产品,并报
出该产品的出厂价。这位工作人员拿出一款钛金属架眼镜说,他们厂的钛架眼镜出厂价为每副60元到80元,但最后到了零售店,售价则标到了600元到800元之间。来自温州的一家参展商展出的都是太阳镜。记者请参展人员介绍一款最好的产品,对方拿出了一副很精致的太阳镜,报价为22元。乍一听,记者以为听错了。但对方对记者说,就是这个价!便宜的,一副才15元。不过,这个价是对经销商而言的,普通消费者用十几二十几元是买不到的。比如说,在他这里是22元的产品,零售价可以卖到10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他告诉记者,如果接了某一知名企业的订单,用同样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加工,该眼镜就成为名牌产品,其“身价”也立刻拔高,到了消费者那里,就不是一、两百元可以买到的了。得知是记者的采访后,个别厂家显露出不太自然的神情,请记者写稿时不要“点名”,以免在行业内受到歧视或攻击。

  面对几乎是1比10的出厂价和零售价,记者脑子里马上就冒出“暴利”两个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参展的厂商对此看法并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眼镜行业就是这个状况,钱是流通环节赚了,厂家并没多大毛利,一些小的厂家甚至还在为生计发愁。一位来自深圳横岗的眼镜商说,十多年前,经销商往往是拿着钱到厂里订货,生怕订不到货。厂家呢,要看谁给的钱快,才给谁生产。如今,仅横岗就有350家眼镜厂,生产能力达到饱和甚至过剩,以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种状况不仅没有冲击到眼镜流通环节,反而给经销商提供了压价的机会。另一种意见认为,零售商投入店面

装修要花钱,如果从批发商那里拿货,他们也拿不到厂价。另外,眼镜不像衣服食品,一副眼镜一用两三年,眼镜店销量不会很多,谈不上有多大的赚头。

  眼镜生产厂商日子不如从前了,零售商也说没有什么赚头,那么1比10之间存在的这么大的利润,究竟是谁赚去了呢?据行内人士透露,为了减少风险,厂家一般不直接售给商店,而是由三层批发商转手后来到眼镜店。其中,每经过一道关口,都会加上一定利润,而最大的利润则是在零售店。同一款式、同一品牌、同一产地的眼镜框架在此地卖30元,在彼地就能卖到300元。

  记者随机对一些消费者进行了调查,普遍都认为眼镜行业存在暴利现象。一位小伙子对记者说,现在很多东西都在打折促销,常常有手机降价、电脑降价、彩电降价的消息,机票和衣服更从九折打到一折,但从来没有听说眼镜价格“跳水”的,一副合意的眼镜,一般动辄要1000多元。不过,也有人认为,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由市场调节价格,既可以有一折的机票,也可以有八折、九折甚至全价的眼镜,无须抱怨。(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6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