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马士基为何总是低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03:52 第一财经日报

  邵芳卿

  下个月,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将站在厦门海事法院的被告席上,与它对决的是国内一家毫不起眼的拖车、货运代理企业——厦门瀛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口岸自主经营侵权案件第一宗,此案目前已引起全国口岸行业哗声一片,但所有相关利益方却对这场“蚁象之争”的结局未必都抱一致态度。

  就在本报昨天《“铅封费”风波再升级厦门瀛海起诉马士基》一文刊出后,笔者对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采访时,其公关人员仍是以其“丹麦总部一贯低调做事”为由不作任何评论。而实际上“低调”已成为所有与马士基接触的机构耳熟能详的公关辞令。不同的是,从“铅封费”纷争出现之初,到如今即将对簿公堂,面对中国媒体和业界专家的强大舆论声势,马士基一路“低调”走来始终不与矛盾另一方见面协商。

  马士基似乎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但有法律专家指出,其擅自提高收费和单方取消春节后与相关协会的会谈行为,都凸显出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面目。

  令人更为疑惑的是,综合实力排名世界航运业第一的马士基为何在华麻烦不断,遇到麻烦后为何又总是“低调”示人?从行业、政府和法律环境等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马士基的“低调”似乎别有用意。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从历时两年多仍未解决的码头作业操作费争议、加收安全附加费和铅封费争议可以看出,提高收费已是“他们凭借行业优势对货主和货代企业施行的‘霸王做法’,容不得对方协商、提不同意见。”

  但是笔者发现,马士基并非对谁都如此。

福建冠捷电子公司每次的物流竞标,马士基和世界其他船公司一样都是平等竞标,冠捷电子反而拥有很大主动权。据马士基内部消息显示,为应对竞争“服务好大客户”早被奉为铁律。而在马士基与部分较小规模货代企业交往时,不协商、告知就征收“铅封费”等,中国有关货代企业和协会组织对此均表示强烈抗议,但货主企业却几乎集体“失语”。对此,一位货主企业的表态是,不合理却得罪不起,因为国外买方很多指定了马士基。

  这样看来,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一般企业而言,马士基高调收费、低调对待纠纷的“欺软怕硬”似乎也不奇怪了。

  另外从运营大环境上看,中国区总部设在北京的马士基在华拥有丰富的政府资源。其依靠对中国部分港口的巨额投资,抓住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心。仅以厦门为例,马士基2004年斥巨资投资厦门港建设,与厦门港务局各占合资公司50%的股权,并承诺建成后将原属台湾省高雄市的货运量划到厦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100万标准箱,占目前该港吞吐量的三分之一。业内人士猜测,正因如此有关部门对厦门当地旷日持久的“铅封费”风波至今不介入调停。

  从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受害企业难以以法律利器

维权。业界人士称,此次厦门瀛海“斗胆”起诉也不过是以遭马士基报复性封杀、企业经营自主权遭受侵犯为由就是一个明证。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