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集在颠覆中成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7:11 《竞争力》

  中集集团在世界集装箱老大的位置上已呆了近10年,其业务规模也近300亿元,做到这一切中集真正用了不到20年时间。而现在,中集的目标已是“世界级企业”,也许它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

  中集的筹备始于刚刚改革开放的1979年,招商局的代表与丹麦宝隆洋行(以下称“宝隆”)及美国海洋货箱公司(Sea Containers,以下称“SC”)三方就筹建集装箱厂事宜进行了
洽谈。

  1980年1月,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集装箱财团有限公司(简称“CCC”,由宝隆和SC双方组成)签订合资经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的协议,投资规模为300万美元。但随后,SC由于忧虑中国的集装箱厂过多而向宝隆提出退出合作,最终由招商局和宝隆合资设立了中集的前身。

  1982年4月,中集首期厂房建成,在5月生产出第一台集装箱,9月22日正式投产。但前期的发展并不顺利。在中集上报给蛇口税务局的报告中显示,至1985年12月31日止,公司累计亏损220万美元,占公司合资资本的74%。

  如此状况下,中集于1986年两度裁员约300人,公司董事会决定暂停集装箱生产,转产多种经营,如麦伯良所言为“有什么活干什么活”,转产后由招商局方单独承包管理。与此同时,招商局方面开始讨论邀请中远加盟的可能性。1986年11月,中集的经营出现历史性转折,转产后生产的钢结构件和法兰盘等产品打入了香港市场,实现首次盈利。

  两次转机

  但首次盈利却与集装箱无关,中集真正迎来转机是源于中远的加盟。1987年7月,中集改组为三方合资企业,新加入的中远和招商局各占股45%,宝隆占10%,投资规模扩大为400万美元。随后举行的新一届董事会确认了中集的经营方针:“以生产集装箱为主,兼搞多种经营。”在这次会议上,1982年进入公司的麦伯良被认命为副总经理。

  1987年11月,中集终于恢复集装箱生产,当年共生产集装箱243标准箱。中远带来的资金和稳定的订单使中集起死回生,正因此,此后中远也一直在中集居于主导地位,董事长一职基本由其委派。

  中集的第二次转机则是日本住友商社(以下称“住友”)的来访,时间在1990年8月。这年初,住友派出代表柳田到中国寻找集装箱生产伙伴。虽然当时韩国企业称霸全球市场,但住友方面认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集装箱制造向中国的转移为大势所趋。

  在寻找几个月后,柳田深感失望,怀着沮丧的心情得出“中国没有可以信赖的、合适的候补企业”的结论,就在其准备结束调查之际,又在7月份“不抱任何希望”地访问了中集。但这次访问最终改变了世界集装箱市场格局。

  刚刚进入公司最高管理层不久的麦伯良在研究国际集装箱产业转移的趋势后,得出了与住友同样的结论,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而对于决心走独立发展之路的麦伯良来说,住友的寻求合作意味着一个强大盟友的出现:日本企业虽然已经逐渐退出集装箱制造领域,但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资本规模依然是一支不可忽略的

竞争力量,尤其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严格的质量要求。

  在住友的帮助下,中集集团迅速拿到了日本的第一宗订单,并引起了业界瞩目。而住友最终也放弃了关系紧密的韩国进道,从1993年~1996年,住友与中集在中国通过合资收购、新建等方式成立了大连、南通、上海三大集装箱生产基地。1996年,中集在干货集装箱产量上第一次超过韩国现代和韩国进道,以20%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集装箱行业全球第一。

  收购布局

  中集成为全球第一的基本原因在于制造成本较低以及中国贸易的良好发展,但这种比较优势相对于国内的竞争者并不存在。中国集装箱的生产就迅速转入供过于求状态之中,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有约40家集装箱厂,其中只有1/3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重组、整合,迅速做大成为中集的必须选择。中集副总裁吴发沛表示,“我们相信在集装箱行业,只有把市场占有率扩大到足以影响行业内的主要客户的阶段,企业才能生存下去。”这是中集在90年代初开始“圈地”的指导思想。圈地中,中集主张低成本扩张,基本上是对现有工厂实施“先承包经营、再收购”,收购中经常利用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降低并购成本,很少自建新工厂。

  1993年,中集收购了大连集装箱公司,在北方成功扎根;1994年收购了南通顺达集装箱公司;1995年对广东省新会集装箱厂实施了整体并购。除国内企业外,中集还一举收购了当时另一集装箱巨头韩国现代在青岛的工厂。

  此后,通过不断收购,中集沿着中国的东部海岸线,完成其战略布局,拥有了10几个集装箱生产基地。

  技术颠覆

  在通过收购做大规模的同时,中集也在不断提升其技术含量。1995年,中集决定进入冷藏箱业务时,当时世界上95%以上的冷藏箱都是铝制的,在这个领域最先进的两个国家是德国和日本。麦伯良说:“日本人说用铝,而德国人告诉我未来是不锈钢的。”经过分析研究,他决定与德国方面合作。这一决定又一次改变了集装箱市场格局。

  由于中集在冷藏箱制造的核心技术方面必须依赖引进,所以对选择日本还是德国麦伯良做出了明智的考虑。日本的铝制集装箱技术虽然是当时的市场主流,但由于日本企业当时还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其核心技术不可能轻易转让给中国企业;而德国企业并无强大制造能力,寻找合作伙伴使其技术专利利益最大化是其目标。

  1995年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成立,德国Graff公司参股2%,并向中集出售关键设备,授权上海中集使用其12项关键专利。2000年,钢质冷藏箱首次以60%的市场份额超过铝质集装箱;此后,中集收购韩国现代在青岛的工厂建成冷藏箱基地,从1997年~2003年,中集冷藏箱的产量增长了7倍。

  到2003年,中集占据了全球冷藏集装箱44%的市场份额,超过拥有两个冷箱制造厂的马士基工业公司(为马士基的子公司,其产品大部分供应母公司,2003年市场份额为37%),而铝质集装箱在市场上已经消失了。

  作为冷藏箱专利技术的托管人,德国Waggonbau公司将大部分技术独家授权给中集使用。而在2005年5月,双方又签署了最终转让协议,中集获得了除自主开发的11项专利之外的77项专利,至此彻底掌控了冷藏箱的全部技术体系。

  中集接着又进入了更高端的罐式集装箱、折叠式集装箱以及其他特种集装箱领域。2000年11月,中集与英国UBHI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获得后者的罐箱生产技术,2003年中集的市场份额便达到了30%。在折叠式集装箱领域,中集研发了自主专利技术,并以此为谈判筹码收购了世界折叠式集装箱主流技术持有者英国Clive-Smith Cowley公司60%的股权,最终奠定了在这个领域的霸主地位。

  未来在哪

  时至2004年,中集已经成为全球惟一全系列集装箱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占有世界集装箱市场超过50%的市场份额。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绝对优势的建立却成为担心此后中集增长乏力的障碍。

  中集副总裁吴发沛对此急于辩解,他在公司2005年中期业绩推介会上反复强调,“对中集的理解不应限于集装箱与半挂车”,同时在集装箱业务上也不仅限于干货箱。他表示,中集已开始形成专注于交通运输装备核心业务的相关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2005上半年,中集的集装箱制造业务收入比重从2004年的90.65%下降到87.63%,其中干货箱制造的业务比重由2004年的77%下降到70%左右。麦伯良曾表示,到2008年,干货箱占比将下降到40%左右。

  目前,在集装箱以外被中集寄予厚望的是2002年介入的半挂车业务,其全球市场容量约为150亿美元,远远大于集装箱市场。通过收购

扬州通华、济南考格尔和驻马店华骏,中集一举成为这一领域的国内市场老大。2005年上半年,中集来自车辆的营收20.73亿元,同比增长198.27%。

  对于半挂车业务,麦伯良表示,中集车辆的发展是基于以中国制造为依托的全球化营运体系,这种模式已取得初步的成功。经过过去两年多的运行,现在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已经有相当的水平和深度,下面应该是开始发力的时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