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美纺织品达成协议 > 正文
 

聚焦中美纺谈达成协议 双赢结果将释放正面效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08:00 中国证券报

  记者 上官卫国

  中美经过七轮磋商终于达成了纺织品贸易协议。关心此事的我国专家和业内人士感慨地说,好事多磨,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双赢协议,将为双方企业创造稳定和可预见的纺织品贸易环境;我们一定要用好实施数量管理产品的配额,不断提升我国纺织品的质量,放大协议的正面效应。

  摩擦“狼烟四起”

  根据WTO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成果,今年1月1日,全球正式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这本来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大步走向世界的良机。但我国加入WTO报告书中的“一条尾巴”,却让我国纺织品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根据中国加入WTO报告书“242段条款”,直到2008年12月31日,进口方可在认定中国出口的纺织品产生“市场扰乱”的情况下,对中国已经取消配额限制的产品重新施行数量限制。5月17日,美国以“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对中国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内衣、化纤制裤子、化纤制针织衬衫、男式梭织衬衫和精梳棉纱等7种纺织品实施限制。同时,美国政府还对中国的合成纤维布、套衫、毛制裤子、针织布、胸衣和晨浴衣等6种产品进行设限调查。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狼烟四起”。

  从6月17日中美就纺织品问题举行第一轮正式磋商,到10月12日、13日中美就纺织品问题举行第六轮磋商,此间唇枪舌剑、停停谈谈,但“只闻楼梯响”,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此时,已有10类纺织品成为美国对中国设限产品,其中精梳棉纱和化纤长丝布两类属于纺织品,余下8类都属于服装制成品。另外,美国还对其他10多种中国纺织品发起了设限调查。

  双赢的协议

  尽管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经六轮磋商仍是无果而终,但当中欧就解决输欧纺织品滞港问题达成一致的消息传出后,就有专家指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利益格局与中欧相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决定了中美磋商终将达成协议。因为双方的有识之士都感到,只有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才能寻求双赢,而惩罚和报复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美纺织品第七轮磋商在华盛顿“低调”举行。在磋商结束的第二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谈判代表斯普纳发表声明称,尽管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双方“在多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不久双方即将再次举行会谈,以便签署最终的协议。

  从现在公布的中美协议看,实施数量管理的产品是21个,而不是30个左右;协议产品2006年基数基本上是2005年有关产品美国从中国的实际进口量,而不是以2004年1月至12月的出口额为增长基数;协议产品2006年增长率为10-15%,2007年增长率为12.5-16%,2008年增长率在15-17%,也不是原来所流传的在年内的增长率是7.5%,在以后的年份可以增加。这些都表明,中方谈判代表坚守了“不能损害中国纺织业的根本利益”的“底线”。当然,中方也有让步,明显的是同意协议有效期至2008年12月31日。

  中国现有1900万纺织工人,中美磋商成功,保证了中国纺织工人的就业。中国已成为美国棉花的最大买家,这些美国棉花中的相当部分被用来制造销售到美国的纺织品。磋商成功,也保证了美国棉农的利益,给美国面料和纺织设备的出口提供了商机,还维护了美国普通消费者和美国纺织品进口商、零售商的利益。

  有专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今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还会发生。对待这类贸易摩擦,在高度重视的同时,应努力从技术角度去解决问题。要抱着平常心去跟有摩擦的国家谈判。尤其不要把问题政治化,不要把贸易摩擦同政治问题、安全问题搅在一起。如果那样,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

  加快纺织品升级

  目前,中国纺织业(包括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如果剔除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实际的国际依存度也在30%以上。而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尽管中美协议为中国纺织品创造了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但毕竟还是存在着明确的增长限制。

  专家指出,简单的数量增长已不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追求的目标。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纺织品出口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今后应鼓励纺织品企业加大对产品的设计、研发等软性技术的投入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提升“中国制造”口碑,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增强国际营销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6月份中国

商务部出台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对应对纺织品贸易争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许多地方要完善和改进。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市场化的配置体制,保证出口主渠道,以稳定该类别产品正常、有序的出口;另一方面,应建立配额资源的招标体制和调剂市场,使接单的企业或准备接单的企业能通过市场的办法获取出口所需要的配额资源。也有专家认为,应努力为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开辟新途径。加强与加勒比地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输美纺织品无设限要求的优势。通过在国外投资办厂的方式,中国外贸企业完全可以将制造车间从中国搬到其他国家,减轻“中国制造”堆积过多造成的贸易压力。这种“以迂为直”的走出去战略,不仅可以减少贸易壁垒的杀伤力,还能缓解简单式耗能生产给中国带来的生态问题,并使中国企业在利润的国际分配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上游位置。

  一些专家建议,在欧美对我国的部分纺织品设限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应该探索市场多元化的途径,以规避设限给自身带来的风险,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例如中东、东盟和南美。同时由于欧美国家只是对我国部分出口增长过快的产品类别设限,企业可以考虑减少设限产品的生产,增加非设限产品的生产,尽量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

  凡此种种,既有利于放大中美协议的正面效应,也有利于中国纺织业的做大做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