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开业两年急于卖身台湾剑客失手乐客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09:07 第一财经日报

  乐客多再次令人震惊。这次不是因为刘永好的铮铮誓言:乐客多要发展成为中国百年老店,而是经营才2年的乐客多打算整体出售。

  打算收购乐客多,并有过密切接触的,一家是其宿敌“乐购”,另一家是家乐福。在上海,七宝和大华的两家乐客多分店分别与乐购和家乐福是“对门冤家”。

  乐客多现状令英雄气短。想当初,总经理沈建国与另外两位台商王德明和朱海翔并称“台商三剑客”。如今,这位作风强悍的职业经理人无疑正在经历一次难言的阵痛。完美构想遭遇资金短缺

  2003年2月18日,乐客多商业发展集团成立大会上,大陆的大股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信心满怀地向公众表示:要将乐客多发展成为中国的“百年老店”。刘永好将自己的诺言直接交付沈建国及其团队来兑现。

  据乐购员工回忆,沈建国为乐购在大陆大卖场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沈建国曾提出,要分得常州乐购店作为回报,但是遭到东家顶新集团拒绝,双方由此交恶。沈建国愤而出走,同时带走30多名高层,顶新集团当时非常被动。

  现在已经分不清是沈建国出走在先,还是新希望等投资方找职业经理人在先。不过今天回头来看当初的方案,依然可见沈建国的高明之处。“沈建国是个人物。”他的一个老部下至今仍对他充满尊敬。

  根据沈的规划,乐客多的连锁商城计划主要分Nextmart与Nextmall两大部分。前者由新希望集团、中国银泰投资集团共同投资;后者则由新加坡NTUCFAIRPRICE商业集团、新加坡国家发展

银行(DBS)、中阳大买家等共同投资。Nextmart与Nextmall是战略联盟关系,所谓的战略联盟关系,就是Nextmart将以主力“店中店”的身份进入Nextmall,但是Nextmart与Nextmall将独立核算,而二者共用一个独立法人,其法人代表都是沈建国。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沈建国团队大约有10%左右的股份。

  2003年年初,购物中心这种新业态尚未兴起。据称,沈建国当时就预计到该业态的前景和成长空间。乐客多的“二步走”模式至今看来仍然无懈可击:既不放弃沈建国原本擅长的大卖场经营,又要抢占购物中心商业地产市场的桥头堡。

  沈建国的完美构想是对其在乐购时期经营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不同,乐购往往租下整个商业物业,除其中的一部分专心经营乐购大卖场外,一楼或者二楼的一些商铺向外招商。这样,乐购的收入就来自两大块:租金价差和卖场本身。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卖场,经营时间一长,自然会带动商业地产的升值。沈建国此举乃“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招。直到最近,家乐福等其他大卖场才学会了这一技巧。

  另外,沈建国这种组团式连锁购物中心的模式,当时也属首创。直到最近,才有百联集团提出类似的组团式购物中心的发展口号。而沈建国比它足足早了2年,这就意味着市场和机会。

  零售业无技术秘密可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沈建国不会不明白这一点。2003年,乐客多新闻发言人黄晓蓉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04年将加速发展,在已经开业或即将开业的7家购物中心基础上,再增加14家以上。2006年后达到50家。“我们老总很看好购物中心这个业态。”黄晓蓉说。

  根据乐客多的初步预算,乐客多前期4个Nextmall项目上投资人民币13.5亿元,在6个Nextmart项目上投资5亿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沈建国第一着却败在对投资方耐心的估计不足上。据乐客多员工介绍,乐客多7家店,目前只有七宝店才开始盈利。零售业都有预亏期,一方面要填这个“窟窿”,一方面又要分散资金拓展。中国银泰投资第一个宣布撤退。

  在具体执行上,沈建国也没有完全将自己的构想贯彻始终。只有7家分店的乐客多却有多套的运营流程,而这些运营流程还会因主管的变更而变更。

  另外,乐客多的选址一般是城市的边缘或新区,虽然开店成本低,但开业前期销售量很难保证,加剧资金压力。

  乐客多的员工早就感觉到公司资金的不稳定。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事件经常发生。“最后常常是由新加坡方面直接打美金过来暂缓局面。”知

情人士表示。

  在准备整体出售之前,乐客多已经开始变卖一些商业物业来缓解资金链紧张。据称,大华集团和新加坡凯德置地已接手了部分物业。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对乐客多而言,目前最头疼还不止这些。“人心涣散呀。”一位员工悲叹。

  成立至今,乐客多各分店的店长、采购主管换了一茬又一茬。有员工反映:那些搞采购的就是来捞钱的,捞一票就走,根本不管公司发展。

  公司高层也发生了剧烈动荡。沈建国当初从乐购跳槽到乐客多时一共带走了近100人,其中包括30多个管理人员。其中包括总裁、副总裁、经理、副经理、协理、副协理,被誉为零售业界的“梦之队”。现在,这30多名沈建国的追随者已经作鸟兽散,纷纷流散到物美、好美家等其他零售企业,有的甚至重投乐购。原先的除沈建国外的三大高层之一,王志东已离开。

  “如果将来我们公司卖出股票低于1.5倍的原始投资金额,我们所有人的股份作废。”这是沈建国当初立下的军令状。可惜出师未捷,沈建国如今已经难觅那些奔着“有福同享”而来并不想“有难同当”的兄弟们。

  知情人士分析,乐客多队伍不稳定其实在一开始就埋下隐患。据悉,乐客多成立之初,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团队:乐购和好又多。有员工反映,两个团队的磨合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致使一直没有形成标准的乐客多经营理念,乐购和好又多至今各成派系。

  另外,三大高层主管工作的过早互调也导致各自的专长发挥不出来:管开发的去管运营,管运营的去管采购,管采购的去管招商。

  而沈建国的个人力量在新公司里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老部下回忆,沈建国在乐购时说一不二,做派强硬,管理严格。“他是个很能掌控局面的人,每次开例会,会很仔细地审查各店的具体经营情况。一次一个店的采购经理出错,当着众人的面被骂得狗血喷头,大家连气都不敢喘。”这位员工说,“可是到了乐客多以后,骂人明显少了,好像在管理上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一位乐客多供货商说,一些采购干部只顾捞钱,好像沈建国开始都没有察觉。乐客多将走向何方

  记者日前来到乐客多七宝店,也是沈建国致力于打造的旗舰店,里面一片颓败气象。乐客多现只专营二楼的卖场部分,其余所有的商户得到了全新调整。一共3层楼高的商场显得冷冷清清,众多商铺空荡荡地连成一片,还有不少商家贴出了“内部整顿”、“暂停营业”之类的告示。

  七宝乐客多的4楼办公区域墙面上书“凯德置地”。有消息称,目前七宝店百货商场部分连同办公区域都全部被新加坡凯德置地收购,现在的办公区年底就要搬往大华。

  显然,在七宝店里,Nextmall理念已经先于Nextmart理念宣告失败。

  乐客多Nextmart将如何出售?被业界看好的Nextmall理念是否还将继续执行?这些都成为悬念。

  据说乐客多的董事们认为乐客多的失败就是因为太多资源耗费在购物中心的经营上,才使得乐客多元气大伤。对此,有人这样评论:我相信乐客多令人惊艳的不是大卖场,而是购物中心发展理念。

  据最新消息,乐购已经基本从收购乐客多计划中抽身而退,只有家乐福是可能性最大的下家。

  沈建国何去何从也是

未解之谜。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如果乐客多真的被收购,他很可能会另找新东家。“我们现在都不敢问他这个问题。”沈建国的一位老部下说。

  一业内资深人士分析,零售业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零售管理系统”在初期的建构成本非常之高。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懂得所有流程相关规划的人,具体到工艺链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而本土零售商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缺失。乐客多作为后来者,对此似乎也并不精通。虽然有好方案,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并没有明显超过前人的撒手锏,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今年底之前,零售各业态的并购将层出不穷。”业内权威人士预测。

  评论

  告别“台商三剑客”迎接并购时代

  吴乐晋

  没有恩怨,就没有江湖。当百货狂人王德明告别太平洋百货和大洋百货后,再度黯然离开成商百货;当沈建国的去向成为他的朋友不敢触及的话题,这个时刻,就是“台商三剑客”时代宣告终结的时刻。

  感谢这些来自台湾地区的剑客们,为大陆零售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德明和朱海翔缔造的太平洋百货,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大陆新式百货的模仿对象。沈建国的大卖场整体租赁再出租的经营模式,今天仍未过时。10多年前,大陆零售业还存在贫瘠。正是这批第一波登陆的台湾零售专业人才,补充了大陆零售业“knowhow”的缺失。

  表面上看,台商三剑客的故事,是资本左右个人命运的残酷故事。在过去的某个尖峰时刻,王德明、朱海翔、沈建国,这三位业界响当当的人物突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发现:高级职业经理人毕竟还是打工仔。他们将大半生的心血都献给了那个称之为老板的人。他们打下大片江山,但是却难以分享成果。于是三人不约而同选择“叛逃”,另起炉灶,为在新公司拥有期权而奋斗。最终的结果,却是铩羽而归。如今,朱海翔已经通过正大集团,回归职业经理人的本位。

  但是从零售业的发展历程看,“台商三剑客”的故事是本土零售业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伴随外资巨头四处出击,本土零售人才迅速成长。台湾经理人曾经带来的先进理念,今天已经不算先进。“外来和尚好念经”这样的行话,在黄光裕这样野心勃勃的本土零售巨头创始人面前粉碎。

  “台商三剑客”的谢幕,同时宣告零售业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一去不返。当整个业界普遍孱弱的时候,领袖的作用自然会很重要;而当整个业界竞争力普遍提高的时候,团体的力量将无疑是重点。而零售业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集团军与集团军之间的战争。如果沃尔玛的职业经理人变得比它的IT系统、物流系统、管理系统更重要,如果零售业的某个经理人变得比李开复更出名,那么,就是零售业哪里出了问题。

  投资者也日益走向成熟。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应该投向一个有丰厚回报的项目,而不是个人。零售业虽然被称为“取钞机”,但是如果没有艰苦卓绝的前期培育,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资本将会在抵达长跑终点目标以前体力不支。打算快速领跑的大洋百货现在也放慢脚步,沈建国的50个购物中心计划估计也成泡影。零售业没有技术秘密。作为后来投资者,如果没有找准市场定位,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还是不赶这趟浑水为妙。

  下一个时代,将是零售业的并购时代。从TESCO收购乐购,百联合并大商,普尔斯马特变卖家当,国美吃掉东北的黑天鹅、永乐收购灿坤3C店,再到国美吞并易好家、永乐兼并厦门思文……有理由相信,下一个时代的剑客将是公司本身。资本的力量将进一步增强,强大到不只吞没个人,而是吞没其他的竞争对手。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