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伊利3.5亿元建液态奶生产基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曾任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的集团现任董事长潘刚,由于与郑俊怀意见不合,其负责的液态奶事业部曾被压制,错过了液态奶市场发展的良好机会,导致伊利液态奶产能不足

  本报记者 边长勇 发自呼和浩特

  昨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利”)投资3.5亿元、产能50多万吨
的液态奶生产基地投产。基地建成后,伊利液态奶产能将比之前的130万吨增长近40%,达到180万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这个项目对伊利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缓解目前伊利液态奶销售的紧张状况。”

  据伊利提供的资料,伊利新工业园日处理鲜奶1500吨,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乳品加工生产基地,也是亚洲地区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液态奶生产车间。基地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从2004年5月规划设计,到同年8月开始施工,共安装了18条液态奶生产线,其中14条购自德国康美包,4条由瑞典利乐公司赠送。

  伊利集团董事刘春海承认:“建这么大的生产车间就是想解决我们产能不足的问题,为伊利冲刺解决后顾之忧。”

  宋昆冈说,2004年中国液态奶产量为800多万吨,“在一些地区产能过剩”,“但企业各自情况不同,小企业有时开不了工,可大的乳制品企业产能不足却始终是个问题。”

  2004年伊利液态奶销售87.35亿元,“其中相当份额来自中小乳业企业的代加工,”伊利集团董事长、总裁潘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甚至会出现货源紧张的情况。”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2月,华南部分地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买方市场中,供不应求似乎是一个褒义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也可以解读为:市场感觉的迟钝和市场动作的不灵活。据内部人士透露,液态奶产能不足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伊利当年复杂的公司政治。曾任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的集团现任董事长潘刚,由于与郑俊怀意见不合,发展很好的液态奶事业部被采取了压制政策,错过了液态奶市场发展的良好机会,结果导致了伊利液态奶的产能不足问题。现在这个基地其实2003年就已经开工建设,但始终不能投产,一直推迟到现在,直到潘刚主政后建设速度才骤然加快。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伊利工业园中已有多条生产线安装完毕,有些生产线正在安装。刘春海说:“在2005年底,工业园将发挥全部产能。”

  记者手记

  康美包以价取胜

  28日上午,伊利为自己新工业园举行了盛大的投产仪式。康美包中国地区总裁包墨客亲自来参加了投产仪式,利乐公司的来宾级别则要低一些。

  在伊利新工业园18条生产线中,14条来自康美包,利乐公司只有4条,据说还是赠送的。似乎,在2004年开始的这场争夺战,康美包赢得了胜利。

  在利乐占中国乳制品包材大部分份额的情况下,康美包的胜利尤其不容易。“这是我们目前在中国最大的项目。”中文极佳且略带北京口音的包墨客如此说。

  “成本是我们考虑选择康美包的主要原因。”刘春海说。早就开始同伊利接触的康美包始终没有拿下这个客户,“康美包在价格上一直不大灵活。”

  刘春海的话可能道出了康美包在中国市场长期失利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包墨客的上任,康美包的价格策略开始灵活起来,随其价格与乳制品企业的成本控制计划越来越吻合。康美包的这次胜利大概也缘于此。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伊利新闻 全部液态奶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