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上海率先提高空调“能效门槛”
家庭节能,空调是大头,更是难点。
目前上海家用空调户均拥有量超过1.5台,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已占电网负荷的45%,成为盛夏“吃电”大户。能源匮乏的上海,如何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构建节约型
空调消费模式?专家建议,率先提高家用空调能效等级市场准入门槛。
空调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分级方法。今年3月1日,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正式颁布实施,此标准将空调能效分成5个等级,1级为能效最高,5级能效最低。《标准》要求达不到5级标准的空调2005年3月1日后不准生产,2005年9月1日后不准销售,到2009年全国执行空调能效2级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2级能效的家用空调届时不准生产和销售。
此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空调普遍未达到5级能效,国家标准将门槛设定在5级无疑是一个进步。但在世界范围内,家用空调能效达到2级以上才能算节能,日本从2003年就开始将家用空调能效门槛提高到相当于我国2级的标准。
空调能效门槛从5级提高到2级,有多大的节能效益?从经济角度看,以1.5匹分体式空调为例,能效比从5级提高到2级,每台价格增加300元—500元,以家庭年平均利用时间700小时计,居民1.7年—2.8年就可节省电费300元—500元,收回投入;从节能角度看,能效比从5级提高到2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3%左右,按目前上海家用空调的年销售量和使用习惯计算,全市每年可减少电力负荷10万多千瓦,减少用电量2亿多度,减少电源投资5亿多元,减少能源消耗8.3万吨标准煤。
市经委节能环保处处长陈金海认为,国家2009年的期限,是兼顾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海作为经济技术发达、资源匮乏的特大型城市,应该在节能标准领域的地区化差别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尽快制定提前实施空调能效最低限值的政府规章或技术标准框架体系,率先在2007年执行2级能效的空调市场准入标准。
作者:本报记者 陈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