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版权贸易逆差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得失
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上海
近十年来,我国版权贸易呈现逆差状态,引进和输出之比将近10:1。为此,我国出版界已经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上海当地主管部门还针对国内出版单位“走出去”的困难
,给予相应补贴。
在昨天的2005上海书展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版权局副局长楼荣敏透露,本届书展也将增加版权贸易的内容,为国内出版商与境外出版商之间架设图书版权贸易的桥梁。
据楼荣敏介绍,2004年上海各出版社的图书版权贸易量为1282种,
其中引进版权1020种,约占全国的10%,近五年的年增长率在20%左右;输出版权262种,约占全国的20%。从全国水平而言,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出版物引进版权12516项,输出版权811项,当年的引进输出比约为15:1,把近十年版权贸易的数据进行比较的话,引进和输出之比大体上是10:1。
据了解,目前国内出版界从国外引进的图书品种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学三大类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正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需求异常旺盛的体现,引进作品反映了先进技术经验的最高水平,在国内相关领域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这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不应将版权输出输入落差简单归结为经济效益的得失。以上海为例,通过开展版权贸易,当地很多出版社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形成完善的版权贸易管理制度。国内读者通过引进图书,涉猎国外先进文化或科学技术,也是一笔难以估算的智力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