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结售汇+主动涨价:绍兴纺企双拳出击汇率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3:33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见习记者 李霄峰 发自上海 上周末,“海棠”台风刚离开浙江,对于高温35摄氏度下的纺织第一大县——浙江绍兴县来说,无疑是2005年夏天最难熬的两天。 人民币汇率改革终于从传闻变成了现实,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已调整为1∶8.11,
绍兴豪纳纺织品贸易有限公司(下称“豪纳”)总经理徐元清设在生产车间楼上的办公室人来人往。楼下,几百台纺织机马达发出的轰鸣声,丝毫没有减低徐元清和访客的谈兴。 “幸好,前段时间的几张合同公司都已经提高了产品出口单价,及时规避一旦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贸易风险。不然,这几张合同我们都没钱赚了。”徐元清介绍。 在豪纳与沙特商人签订的今年9月份以后兑现的出口合同中,1米(长1.5米、宽1米)“捷达化纤面料”单价为73美分,这比以前订单价格70美分提高了3美分,增幅为4.29%。这份最近签订的出口合同总价值60万美元。 徐元清在和沙特商人的谈判过程中,采取了提高面料出口单价策略,其表面理由是石油等原材料、劳动力涨价,而抬高出口单价的真实原因是考虑一旦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外贸风险——利润损失。 徐元清分析,一旦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至1:8.1时,其升值幅度为1.99%;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至1:8时,人民币升值增幅为3.29%,都低于该公司产品出口单价提价幅度的4.29%。因此,提前提高出口单价的策略在一定程度能避免或减轻一旦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风险。 徐元清表示:“我周围的纺织企业的朋友,都在提高产品出口单价。”为规避人民币一旦升值而提高产品出口单价的做法,目前在绍兴已逐渐成为出口企业“公开”的秘密,特别是在利润非常微薄的纺织行业。 当企业有远期外汇收入时,为规避因人民币升值导致收益减少的风险,选择办理远期结汇,将未来的人民币收益锁定;当企业有远期外汇支付时,如担心人民币贬值增加购汇支出,可做一笔远期购汇锁定购汇成本。浙江华天集团副总经理张青峰介绍,这种做法在绍兴纺织出口企业中已经非常盛行。 绍兴锦丰纺织品公司(下称“锦丰”)2005年6月3日签了一个为期1年的远期结售汇合同。当时的美元兑人民币平均价是8.28,锦丰以8.01的价格签订了一份1年后交割的金额为800万美元的人民币兑美元合同。这样,如果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在合约的预期空间内,企业通过远期结售汇交易可以规避有关的汇率风险。 锦丰的老板胡春矛介绍:“远期结售汇的交易方式是银行的朋友介绍给我的。要不是人民币升值的传闻越来越多,我也不会做。银行其实也是看准了时机才推荐的。如果不升值,银行做这个合约也是亏损的。” 据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统计,今年上半年,企业远期结售汇的交易量达5亿多美元。这意味着,有关企业在上半年办理远期结售业务中,至少规避了1000万美元的汇率风险。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5月份银行间外汇市场数据显示,银行间结售汇业务在市场一片“人民币汇价波幅即将放宽”以及“很快升值”的猜测声中,创下了290.07亿美元的历史单月交易最高纪录。这一数字,不但比4月份大增25%,而且比去年同期日均成交量增长近2倍! 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小平认为,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也是好事情,这毕竟可以减少欧美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设限压力;同时,由于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也是利好,利润不会因为美元汇率的变化而变化了。 “2%的升值幅度,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基本上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浙江大部分企业,为了应对人民币汇率调整,都通过成本控制降低了支出3%左右,所以影响不会太大。而且,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人民币汇率调整,意味着进口原料也相应会降低价格,尤其是对于化纤企业来说,这块成本也占到一半以上,所以也能够抵消一部分成本压力。”胡小平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