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困则思变:找准需求是关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 12:02 中国经营报

    作者:闫荣伟 

  保健品要向食品和医药转型

  张涛:国家政策出台的背后,反而正说明了保健品已经进入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高额的利润,以市场规模的扩大作为补偿。

  段炬红:保健品在食品行业的市场是巨大的,食品行业的容量远大于药品行业的容量。大家都知道王老吉有一个药准字号的冲剂,被授权给了广东的某食品工厂,王老吉只收了品牌费,但经过一个食品经销商在食品上做的延伸,就把这个产品从5000万元做到今天的30个亿,仅用了不到3年的工夫。实际上,功能性饮品和滋补类的产品在食品上的潜力是巨大的。

  张涛:如果还想有超额利润,保健品还可走向医院。我了解到,保健食品的发展方向,一共是两个,一是向食品领域扩展,另一个就是医院内发展,而医院则是一个市场空白点。关于药品招商,或者说是代理制,据了解实际上已经占到了医院国产品采购的60%,也就是说在医药行业代理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很多的国内制药企业已经撤并了自己的办公室,撤并了自己的分公司,把大量的市场让给这些代理商,让他们去招商。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统称医药保健品的话,其实保健品在招商环境上是在退步,而药品在招商的环境则是进步,这是一个比较鲜明的趋势。

  段炬红:过去我们习惯了做药店,觉得医院是一个很难撬动的市场,但事实上,普药进一个医院的成本是很低的,少则可能仅花两三百块钱来维护,甚至普药在医院的成本比我们零售的成本还要低。

  营销模式需要“软”化

  刘毅:目前,全国服务营销的价格会面临一个严重的挑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有逆反心理了,所以面对这样一种市场环境,老的打法已经不行了。

  现在很多人在研究新的营销模式,比如把保健品的操作方式引进教育产品。我们最近就改造了一个院线的企业,打出了一个招聘广告,叫“学习医药代表,打倒医药代表”,后来应聘者就变成创业合作伙伴了,效果不错。可以说,传统的一个产品打天下的模式已经相当困难了,目前很多的机构包括媒体都在探讨模式的转型,我觉得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欧扬:以前的服务,简单来说可能就是打个电话,上门家访就能实现销售,现在我们做得更多的是一些更细的服务,包括我们在员工培训的时候,会要求员工不仅是产品的营销员,更应该是专家。因为现在有些市场,三分之一的销售来自于直接的上门销售,中间节省了很多的环节,在家访过程当中直接产生了销售,这都是靠服务做出来的。我们的员工在上门家访之后会给这些顾客做保健按摩,这些额外的超值服务,都让客户切身感受到,他们购买的产品的价值或价格是合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服务营销不存在走多久的问题,只存在怎么做得更好、更到位更细的问题。

  姜红成:现在好多人都说市场不好做,老百姓理性了,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消费理性并不代表没有消费的需求,相反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对健康产品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作为营销人就看怎么才能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针对消费心理进行销售。

  爱成:传统医药保健品的营销模式要变,一定要强调“软”,“软”和蒙派的“硬”是对立的,但是软的东西并不代替不硬,完全可以“以柔克刚”。

  具体落实在营销上,比如说产品定位,以前的产品定位基本上没有定位,怎么样拿钱我就怎么样去做。现在看来,在新的广告政策下,批了什么样的定位你就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还要想把这个产品的功能做得神奇一点,你就不能用太落伍的方法,有一些很好的技巧能让人认为你这个产品很好。比如说现在“好记星”做的很好,他不光做报纸,也做电视,因为不可能“一把火”就砸出一个金饭碗来,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多种营销手段,通过创新来实现软硬结合,也就是把多种形式揉在一起做事。再比如,老年人大学就是把各种营销整合起来,包括会议营销、服务营销、亲情营销都结合起来,这是现代营销发展的必然性体现。

  进军农村市场或走出国门

  段炬红:乡镇的这种市场,在过去是我们做保健品的人不重视的,我们最重视的是高端市场。实际上,现在的县、乡镇、农村市场是大有可为的,而且农村市场的品种竞争也不激烈。另外,大部分企业因为物流难,管理难,渠道的深度很难达到农村市场,所以在农村市场上,我们过去十年的营销手段在今天仍然是受欢迎和有效的。另外,社区市场的潜力也是巨大的。比如基于老年人大学所提供的服务,就可能是基于每一个社区,基于社区中的离退休的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药品的消费占中国整个药品消费的50%,所以农村及社区实际上是中国药品最大的潜在市场的一个地方。

  李智敏:面对危机,到国外去,不失为一条好办法。我这次从美国回来之前,差不多有3家美国大的直销公司,都在寻找好的产品,他们是面向全球范围内的,这方面由于中草药在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是经过无数的案例堆积起来的,所以产品肯定是相当不错的。我们不要觉得好像国内的环境不能做了,就要“自杀”了,其实远不是这样的,国内市场暂不好过,完全可以到国外市场去,毕竟好的东西不仅属于中国市场,应该是全球市场分享的。

  多种果树少种稻子

  段炬红:传统上,医药保健品行业太过重视广告和大促销,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产品衰弱快的一个原因。我们把广告和价格作为产品快速上量的一个手段,但这种手段都不是源于消费者对我们的认可,而是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

  许喜林:可以说,医药保健品行业出现的新危机跟咱们自身有关系。同仁堂一年卖30多个亿,广告宣传很小,这就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消费者选择的第一项是功效,第二是品牌,第三是价格。所以功效如果解决不好,口碑解决不好,怎么做都不灵。这个行业,也到了讲品牌的时候了,今后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大量的企业都会倒闭,将来留几家企业就不错了。

  如果不搞活动,光打硬广告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不管是可乐还是宝洁,他们会经常搞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专业性活动和非专业性活动。其实,现在到了社会营销的时代了,企业需要做公益活动,做大事靠德行,医药行业是暴利,暴利的话应该给社会以回报,好人还是有好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医药保健品行业需要在其他行业中起到表率作用。

  曹绍炉:未来中国保健品的发展趋势,会遵循“五个求字”。一是产品要求品质,将来对保健品的产品品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可能是随便拿一个垃圾产品就能来做营销的,这在以前是可能的,通过“生造”很多概念,把很多的东西附加上去,但是在今后这样的产品是越来越难做了;第二个就是策划求创新。未来保健品营销行业对策划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策划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创造新的出路;第三个就是品牌求个性。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保健品品牌的个性化并不是很强,或者说品牌化不够,未来保健品的发展肯定会在品牌个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第四个就是营销要求诚信,只有诚信,才能实现长久和良性的营销。第五就是获利求持续。只有建立一个品牌以后,才可以获得一个持续的获利能力,营销的致命弱点是短期行为。

  基于这五个发展趋势,我认为企业可以采取两种发展策略,一是种稻子的策略,另一种是摘果子的策略,栽果树的人几年以后才会有丰收,但是结果以后就可以享受美味了。我觉得将来的保健品营销应该是多种果树少种稻子,这样可能会活的更潇洒一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健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