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黑龙江民企诉求进口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15:5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燕玲

  哈尔滨报道

  在哈尔滨召开的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提出改革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第二步是放开批发环节;第三步是在石
油进口环节真正实行竞争。这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就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内容作出明确的官方表示。

  7月14日,黑龙江省地方石油协会会长、哈尔滨市龙庆石油化工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友山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在官方表态之后,黑龙江的石油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也有望于近期启动。

  赵友山预计,试点工作的第一步将是针对黑龙江省地方石油企业以及民营石油企业长期以来油源紧缺的问题,尝试增加区域和企业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配额,发挥黑龙江的区位优势,加大民营企业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力度。

  而黑龙江省发改委经济贸易处处长陈文莱对改革进程则谨慎地表示,尽管地方政府非常支持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涉及多方面问题,地方政府在体制改革试点一事上并没有话语权,因此在试点工作具体推动上仍然是没有时间表的。

  试点第一步:进口权

  赵友山称,试点工作很快将有实质性进展,目前一份关于放开民营企业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权的文件已经递交到国务院,极有可能于近期获得通过。这样,民营企业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将作为黑龙江进行石油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的第一步。

  截至2004年,商务部共向全国39家非国营贸易商发出原油、成品油的进口牌照。尽管牌照越发越多,但油源和配额等问题依然掐着民营油企的生存命脉,因为国内油源主要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手中,民企从海外进口仍然需要商务部的配额。另一个难题是,民营企业的进口配额只能在直属于两大集团的炼油厂加工,民营企业进口原油之后也只能把原油转手卖给两大集团。

  为了解决由于政策桎梏带来的生存危机,黑龙江的民营企业一直没有放弃走出去的努力。事实上,尽管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权还并没有放开,黑龙江的一些民营油企却已经开始了与俄罗斯的一些投资方合作。

  赵友山介绍,黑龙江省地方石油协会已经成功地从俄罗斯组织了石油进口。目前已有民营企业参与了俄罗斯油田的开采、参股了俄罗斯的炼油厂,并开始将部分配额原油和成品油返销回国内。但受限于进口配额,目前黑龙江民营企业对成品油需求每年仍有数百万吨的缺口。

  而作为黑龙江最大的民营油企之一,哈尔滨龙庆石化公司,目前正计划在俄罗斯的哈巴布勒斯,用劳务输出的形式交换进口原油,预计每年能够达到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量。赵介绍,现在俄方的手续已经办妥,就等国内政府的手续和相关批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邓郁松表示,油源问题是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中难度最大的一块,也是关系民营油企生存发展的命脉所在。在2006年底国家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之前,必须先向国内企业开放市场。

  邓认为,让下游企业自主选择油源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让地方的炼化企业自主地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油;另一个方法是,适当加大汽油、柴油的进口力度,这将有助于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油源之困

  据黑龙江省地方石油协会统计,目前东北三省具备供油经营资格的38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总资产达30亿元,仓储量55万多吨,职工3万多人,加上4000多家民营加油站,东北三省成品油市场的民营资产总额已超过200亿元。但是,由于中石油的大庆油田在黑龙江的强势地位,民营企业基本上都吃不饱,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有的已经濒临破产。

  赵友山告诉记者,一些能够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这些年都在四处“淘油”。地方石油协会,多年来一直联合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油源,来解决油源困境。“但是一些更小的企业就没有一点办法来解决油源问题,因此带来更大的行业危机。”

  不仅民营企业受制于油源,就连地方炼油企业也深陷油源困局。黑龙江省发改委经济贸易处处长陈文莱告诉记者,为了争取多一点油源,陈经常去大庆油田拜访,希望给仅存的四家地方炼油厂多供应一些原油。而即使在省政府的强力介入下,四家企业每年也只能要到25万吨左右的原油。而事实上,这四家地方炼油企业每一家的产能规模都在百万吨以上,也就是原油需求量至少在百万吨以上。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原油供应一直偏紧,四大炼油厂为“寻米下锅”而整天疲于奔波,经营艰难,纷纷停产或是倒闭。据介绍,牡丹江石化、齐齐哈尔石化、大庆联谊石化以及黑龙江石化,分别在3月、4月、5月、6月停止生产。黑龙江石化在短暂停产之后,现在只有1/3左右产能恢复启动。依照黑龙江石化的产能规模,每年需要100万吨的原油,而这些年的实际配置量只有37万吨;齐齐哈尔石化的规模需要原油150万吨以上,而实际配置量只有28万吨左右。

  求油之路

  对于以黑龙江为试点的石油流通体制改革,有业内人士颇感悲观,认为“恐怕十年之内都难以取得实质进展”。陈文莱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黑龙江省的试点工作,至少要等到国家石油体制改革的大方案出台之后。“首先要定下一个大框架,再来设计省试点的具体方案。”陈感叹,现在来看,改革仍然是一件没有时间表的事情。

  对于改革的难度,陈表示非常理解,“从各方来看,两大集团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可低估。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要推动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在整体改革定下基调之后才可以具体试点和推动。再加上目前国家刚刚启动原油战略储备,而流通体制改革必须要在战略储备机制形成之后才可以动手。”陈还列举了过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在全国的粮食战略储备基地建好之后,才开始启动的。

  业内人士介绍,现行的石油流通体制主要是由1998年出台的“38号文件”及后来的几个配套文件确立的。当时,由于考虑到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外部竞争和整顿石油市场的需要,政府要加强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竞争力,因此实施了成品油由两大集团集中批发,进而形成了两大集团主导石油市场的局面。

  邓郁松表示,这些政策想达到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两大集团已经成为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而目前改革的弊端已逐渐暴露,最明显的是终端零售企业无法从两大集团以外的独立第三方那里获得石油,除两大集团之外的各类企业,并未获得平等的竞争地位。

  知情人士介绍,国务院相关领导都曾对石油流通作出明确批示,希望两大集团在油源问题上不要搞垄断。此后,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对此事表示高度关注,并积极推动改革,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未见实质性动作。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两大集团。”业内人士对此评价。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