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即人的延伸”,文字与图片在纸质媒体中共同完成着对信息的传达。近几年,随着整个社会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膨涨,视觉文化在消费时代的地位愈加凸显。2003年起,《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新京报》等一系列都市报先后成立视觉中心或视觉部,将以往仅为文字报道作陪衬的摄影部变身为拥有一套独立采、编以及后期制作能力的视觉部,印证着图像地位在纸媒中的提升。
7月16日,与“《东方早报》视觉双年展”同时举行的“2005《东方早报》视觉传播研讨会”上,来自各地高等院校的学者以及媒体从业者,就近年来出现的这一新趋势进行了学术与实践层面的研讨。
●反思图片与文字的地位
目前对新闻摄影的要求,早已从早期的清晰、真实变为在传播意义下的最佳表现形式,对摄影记者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中国摄影协会副主席贺延光表示,上世纪80年代,摄影记者似乎是个不需要文化的职业,只要能摆弄照相机就可胜任。摄影记者的非专业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字记者争拍、争发照片现象的产生。报刊中摄影部的人数不仅偏少,地位也相当尴尬。
“文字记者爬到摄影记者头上了。”《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副总编辑张蔚飞说,摄影记者常说的这句俏皮话,想表达的不是仇恨,而是观念的问题。回顾上世纪80年代,或者更早的“文革”前,摄影记者被认为没文化。因为摄影记者只要拍完照片,剩下的文字说明和报道都由文字记者完成,摄影记者像工具一般。上世纪90年代以后,报纸逐渐开始重视摄影。重新审视新闻摄影,可以发现它比文字更直接、更有震撼力。而“文字记者爬到了摄影记者的头上”,其实原因之一是缘于摄影记者的退缩,拍出的照片跟文字记者用傻瓜机拍出的一样,没有艺术构思,没有冲击力。
与会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读图时代”纸媒传播中,要想达到期望的传播效果,图片不必被抬高到主导地位,但至少应能与文字平起平坐。
●追求逻辑性的视觉表达
将摄影、图片编辑、版式设计、后期制作等所有视觉传播元素集中于同一部门,按统一的流程完成视觉制作是目前国内报刊视觉传播的最新尝试。《东方早报》副主编常河介绍了该报视觉中心的一套工作流程。他表示,视觉中心在运作中提出了文本系统和视觉系统并行,将新闻视觉化与版面标准化、媒体个性化、评价市场化归纳为视觉传播时代的报纸四大特征。在新闻资源的分配、构成与视觉语法体系的重建中,初步形成了“东早模式”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流程。其日常操作流程为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杨小彦肯定了这一方式对有效进行视觉传播的作用。他表示,如何有效表达和独特表达是视觉传播的最大难题,因此,就不能仅强调图片的拍摄,更要强调编辑的策划、选择,强调后期的技术制作。摄影、图片编辑、版面设计、后期制作多环节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视觉传播工作。
“在视觉传播中,逻辑性非常重要,要在画面上建立出一个读者观看的层次。而实现这一效果难度很大,国内一些成立了视觉部门的报纸目前也无法完全达到。看得出版面上有设计的理念,在刻意经营一个效果,但仍难掩混乱感,缺乏总体设计。在此,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至关重要。”杨小彦说,他同时建议纸质媒体应拓宽美术编辑的内涵,设置视觉指导或艺术指导这样的职位,让他们做总体设计,而非单纯的美术编辑。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陈振平也认为,研究视觉传播,不能离开版面这一载体,同时也要和时代、环境联系起来。视觉传播的理念已不仅是在图片上,也包括了图文关系、印刷效果、图片选择、文字颜色、灰度、字体等多方面的把握。达到传播效果的表现力才是视觉部门所应追求的最终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盛希贵感叹道,当前报纸发展成了以视觉传播为中心的媒体,印刷媒体的视觉传播超出了他的想像。最近几年的都市报在视觉传播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模式,这为高校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空间,目前一些专家学者的视觉传播研究,实际已经相对滞后。
他表示,视觉传播理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艺术领域,另一个是传播学领域。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学”与“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前者远落后于后者,理论还没有充分地跟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杨小彦、张蔚飞等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客观上导致了这一行业的教育问题。我国很多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传播学的基础,仅仅有艺术领域的基础,无法适应媒体的要求。大连医科大学影艺学院院长杨晓光表示,虽然中国设置本科摄影专业的高校已超过100多个,但教育和新闻摄影一线存在很大的沟壑。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