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龙直击中海油劣势 中海油跨国收购道阻且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10:52 中国经营报 | |||||||||
就在中海油与雪佛龙竞购优尼科难分伯仲之时,人们已从竞购背后看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所欠缺的游说技巧和应战能力。不管结果如何,中海油的收购之途都将走得很累。 本报记者 袁田恬 上海报道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用这句话形容中海油的跨国收购
经过与雪佛龙的几轮激战后,中海油的竞争地位出现反复,收购要约也不断提高,从当初的130亿美元直逼200亿美元。 而随着8月10日优尼科召开股东大会对雪佛龙的收购要约进行表决的日子越来越近,中美两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几近白热化。双方更在澳大利亚开辟第二“战场”:竞购澳大利亚一项价值300亿澳元约合22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项目。 第二“战场”纯属巧合 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上的高更项目拥有该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和潜在天然气储量的四分之一。最近该国媒体传出中海油与雪佛龙正参与该项目的竞购。 澳媒体随后又称,在该项目上中海油已暂时退出。这一消息很快被双方否认,雪佛龙和中海油均表示,谈判仍在继续。由于两家公司在优尼科竞购中你来我往,高更项目也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版的优尼科。而雪佛龙表示,高更项目与优尼科竞购案无关。 高更项目目前参与股东除雪佛龙外,还有皇家壳牌石油和埃克森美孚,2003年,中海油与高更项目股东签署协议,计划购买高更项目12.5%的股权。在中海油入股投资协议实施前,雪佛龙持有该项目57%股权、壳牌持有29%、埃克森美孚持有14%。根据2003年的协议,中海油原本计划25年内从高更项目中进口8000万至1亿吨液化天然气,每年约320万至400万吨。而雪佛龙则拥有高更项目的最大权益,并且是这一项目的作业者。比起悬而未决的优尼科,雪佛龙显然在高更项目中更占优势。但让雪佛龙感到无奈的是,这份优势无法带入优尼科竞购案中。 而中海油几周前提出的185亿美元的报价打乱了雪佛龙已经进入轨道的优尼科收购计划,并掀起新一轮竞争狂澜。雪佛龙在此轮交火中则开始拿中海油的“不确定性”大做文章。并颇得股东之心。 雪佛龙直击中海油劣势 7月12日,雪佛龙CEO大卫·奥雷里( David O'Reilly)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中海油在最后时刻发出对优尼科的主动收购要约,意在破坏3个月之前雪佛龙与优尼科达成的并购协议。 奥雷里称,目前优尼科股东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接受与雪佛龙签订的并购协议,并在4周内完成交易;另一个是接受中海油“充满变数、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收购要约,而且,除非优尼科的股东拒绝雪佛龙的收购要约,或者雪佛龙选择退出争夺,中海油才能与优尼科签署并购协议。 “不确定性的确存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评价说。他认为即使中海油的报价得到优尼科股东的肯定,在这之后,中海油仍将面临奥雷里提到过的“复杂而且前景难料”的政府审批,包括国会听证会,而四位美国州检察官将就反垄断、国家安全、退休金、环保和公平贸易等问题展开调查。与此相对的是,雪佛龙的收购已经获得美国政府首肯。 “投资者并不是简单地考虑收购价格的高低。”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解释说,由于雪佛龙的出价包括部分雪佛龙股票,这比中海油的全部现金交易有利。同时,雪佛龙提出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股东的一个重要因素。 “员工的保留,债务过多,这些都是中海油在收购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张汉亚说,他认为中海油有些操之过急。而事实上,正是由于中海油在几个月前的犹豫,使得原本130亿美元的收购价被一抬再抬。 难找美国靠山 在雪佛龙提出关于中海油收购的不确定性因素之后,奥雷里继而责难中海油的竞购毫无公平可言。而公平贸易,恰恰是美国企业认为在商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在游说华盛顿时称,中海油所遵循的是一种由西方、特别是美国放贷公司所建立的商业机制,这些都是一些美国公司走过的老路。而奥雷里也就此直击中海油的收购要约并非完全企业行为。 据了解,中海油用于这次收购的具体资金来源包括:中海油自有现金30多亿美元,高盛财务伙伴有限公司和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提供3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60亿美元过桥贷款,中海油的大股东提供的45亿美元的长期次级债形式的贷款及25亿美元的次级过桥融资。 雪佛龙认为,持有中海油70%股份的中国政府向该公司提供了巨额补贴。对此,支持中海油收购的人士驳斥道,中海油母公司提供的资金,是利用美元计价信贷额度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银行借贷而来的。虽然这些银行都是国有的,但它们都以商业利率在国际市场上借入美元,估计其借入利率比美国国债收益率高出约80个基点。 面对雪佛龙和整个美国舆论的责难,中海油在美国显得形单影孤:没有亲华商界游说人士支持,也没有大企业行业组织的支持。 “优尼科希望继续抬价,他们已经看出了中海油的急切心态。”张汉亚说。收购初期中海油的内部意见不统一导致了先机的丧失。而现在,中海油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拿下优尼科已不惜代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