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晓波发自广州
因新政策而骤然变冷的广州楼市终于回暖。但大开发商却一改以往凭借土地储备,以大盘出货的优势,在老八区储备土地面临开发完毕的局面时,他们也和众多中小开发商一样,不得不开始进军小型楼盘。
7、8月上市的楼盘推货量全部位于130~300套的规模之间,其中4000~20000平方米的中小楼盘约占五成左右。
“大地主”转为“小佃农”
刚刚在上周六开放了样板房的富力尚溢居,占地面积只有4300平方米,仅为一栋33层高的单体楼。准备于年底上市的富力爱丁堡公寓,占地面积也只有5800平方米。海珠区的新盘富力贵苑,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左右。另外其标志性的豪宅项目天河华庭,面积已是富力在老八区内开发的新盘中规模最大的,其体量也只在2.5万平方米左右。
老八区内,富力这个民营企业里的“大地主”,开发的楼盘规模已经越来越小。去年,富力地产在市区销售的楼盘面积仍属中等,如富力千禧花园、富力现代广场、富力半岛新区、富力广场新区等,占地都在4万~8万平方米左右,每个楼盘每期推出的货量几乎等于它今年下半年整个新盘的货量。在前年及去年,类似富力桃园这样占地数十万平方米的楼盘仍有推出。但迟至今年,富力地产在市区的土地储备已近枯竭,目前开发的楼盘大多为四五千平方米的小盘。
其实从“大地主”转成了“小佃农”的开发商在广州并不在少数。曾经开发了天河体育中心周边近60%左右的项目的城建集团,虽然是广州少有的国企,一直拥有丰厚的土地储备,但目前其在广州的住宅用地储备上也出现了干渴现象。7月上市的星汇晴轩,整个小区只有三栋11层小高层,总户数不足200套。另外一个7月上市位于广州CBD珠江新城的新盘星汇雅苑,面积也只有1.8万平方米,为6栋11~18层小高层住宅和1栋30层住宅。而其后续开发的商用项目的比重已经开始超过住宅,而且在集团今后两三年的开发物业里,占地在8000~200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项目占了大多数。
如合生创展这样的地产大鳄,虽然土地储备尚算充足,但也露出后继乏力的迹象,如今其在市区内的新盘基本是帝景华苑、颐景华苑这样占地只有数万平方米的中型楼盘,每期的货量大概也只有300套左右,其两三年前在老八区内开发如逸景翠园、珠江帝景等占地数十万平方米的大盘的气魄已不复见。
小楼盘成主流
以往,广州的大开发商都以“造城”形象停留于业界。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国家调控力度的加大,大开发商以往的开发经营模式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他们也不得不另谋出路。
一向热衷大盘开发的富力、合生、保利等大集团,今年频频现身土地拍卖市场,但每每空手而归。3月,在珠江新城“住宅地王”的拍卖会上铩羽而归后,富力董事长张力曾在公众场合表示:“其实这么小的地,才四五千平方米,做来都没意思,又费力又赚得不多,可是广州市区的住宅用地是越来越少了,逼着开发商什么项目都得做。”
而在2004年频频巨资买地的中海地产负责人也表示,土地市场变化后,开发商拿地成本上升了,有钱就要早买地。土地更加金贵,产品就不能随便做,要做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过去,小楼盘受资金周期和预算所制约,通常只是小开发商的操作对象,这是资源时代的典型品牌规则。但是,这条游戏规则目前已渐渐为新的规则所取代。
一直走前卫路线的时代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里取胜的,永远是个性化的品牌,而不是所谓的大品牌。新政策反而可以给房地产企业一个机会,使经营开发的模式更加适合市场。开发中小型的精品楼盘在土地资源日渐减少的今天,已经成了适应之道。“小楼盘,大品牌”的策略由于“船小好掉头”的特点,是更加迎合客户群的博弈之道。相反,过去拿一块地分N期开发的形式,有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容易使开发商陷入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