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方
苏州河逐日变清,河岸边十年前的低棚矮屋今天早已被高楼大厦所代替。苏州河景,亦成为地产开发商的一大卖点,使得楼盘价值倍增。
不久前,笔者路过苏州河时,看到一座开发于上世纪末的楼盘,不过六七年间,居然
渐露颓态。该项目地理位置应属绝佳,紧贴内环,交通便利,周边新开发楼盘的销售单价普遍立于2万元以上,其区位优势可略窥一二。
曾有开发商比喻土地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将其培养成才。显然,这个沿河楼盘的开发商不属此列。这片土地的价值,这片风光的河景,终究都如焚琴煮鹤般,被辜负得一干二净。
房价或许在房地产市场中,永远都是最为张狂也最引人关注的主旋律。但楼房,终究还是要有人住的。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
不一样的城市风景
上世纪末,一条名为“九间堂”的寻常里弄,就曾蜿蜒在苏州河边的光复西路上。不知是凑巧还是其他原因,同名却又崭新的“九间堂”别墅以蕴涵着新东方审美元素的形象开始出现在上海浦东宽阔的快车道边。与此同时,苏州河边的“九间堂”弄堂,也逐渐消失在上海的城市版图中。才进入新世纪不过几年,新旧“九间堂”的接棒,成为上海城建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象征符号。
城市记忆在逐渐消散时,城市某些并不光辉的历史,也顺势为人们所抹去。没有多少人还愿意记得腥臭的苏州河,它们成为了城市档案中不起眼的黑白照片。今天的地产开发商们担任起塑造城市风貌的重任,逐渐变清的苏州河终于在资本的点金下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有“水景”的楼盘,有的开发商迫不及待地冠之以“无敌”的称号将其无限夸大,伴水而居在无形中被涂抹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但水景毕竟不是包打天下的武器,它可能是块天造地设的好材料,做得好锦上添花,做不好不免要贻笑大方。所以,水景只能是“智取”的素材!
平乏的城市记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疑问——如果说过去的20年,上海还有着某种建筑特型、生活方式如同烙印般深刻在我们记忆深处。那么20年后,什么样的建筑才能进入我们的记忆,扮演着上海符号的角色?
近日,批评家朱大可和学者张闳就过去老上海的地标式建筑,究竟是以“工人新村”还是以“石库门”作为代表,展开了一番论战。不必为谁是谁非下一个定论,起码两种不同但又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并保有上海社会人文历史变迁密码的建筑样式,无可辩驳地代表了那段流逝的时代。
值得开发商庆幸的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不过近20年,作为史无前例的开拓者,历史尽管没有给他们提供范本和标杆,但同时也不曾给予过束缚与程式性的框架。然而不幸的是,近20年来,建筑语言的贫乏、建筑思想的苍白,直接导致了上海建筑的千篇一律。
回归本原的房地产
话题回到苏州河。自它由浊变清的这几年,普陀、闸北、长宁等沿岸,住宅开发便方兴未艾。水景成为了一大卖点,为了打开窗户,能看到一水东流,居住者必须额外支付一大笔开支。但除此之外,“河岸文化”在上海,显得如此乏味。
房价作为一个单纯的经济符号,在大众眼中却几乎代表了产业的全部。于是,已经很少会有开发商会真正回归市场的本原——关心自身的产品品质。开发商在成功占领水系资源后,最直接的想法几乎都是以“水”拉动房价,借水说事。其实说“事”并无不可,只是借水生“事”的少之又少。开发商对“河景”采取的策略犹如摄像取景式的截取,对自然资源无巧取,只有豪夺,与生活方式休戚相关的居住文化,仅仅静态地在“楼书”上以文字形式体现。
造房子,造的不仅仅是砖瓦石块,其实造的是人文、生态。珍惜手中的土地,切莫辜负城市不多的风光。否则,我们的开发商在后来者眼里,岂不是成了手捧金饭碗的饿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