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中外药企参与投标东药拔得头筹中标总额1433余万元
北方热线网-沈阳日报讯 7月12日,国家卫生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招标落下帷幕,来自东药集团、上海赛迪诺、夏门迈克、浙江华海以及印度蓝博西实验室公司的5家抗艾滋病药品生产商参加了投标,其中东药集团投标7包(注:包是投标单位),5包中标,中标总额为1433余万元,占投标药品中标额的90.19%,在参投企业中拔得头筹。
此次是国家卫生部第三次公开招标抗艾滋病药品,此前两次招标,外国药品厂商云集;而此次各厂商都将价格降至最低,仅有一家外国公司参与投标,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价格是最重的砝码
参加此次竞标全过程的东药集团 H IV药品部陈英经理对记者说:“在药品公开招标中,评委会从价格、售后服务、产品声誉、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对各投标药品打分,当然价格的分数是最主要的。”
价格竞争为患者带来不小的实惠。目前,在国际上一个艾滋病患者平均年用药花费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国内一个艾滋病患者的花费降到2至3万元人民币。国产抗艾滋病药成为进口药品的强劲竞争对手,很多药品价格仅为进口药价的1/10。在政府的公开招标中,这种竞争变得白热化,最终确定国产抗艾药物占据大部江山局面。
国内中标意在海外
政府采购是抗艾药的基本渠道,一旦失去了这条渠道,对于抗艾药生产厂商来说无异于丢掉了大半只饭碗。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家采购基本上都是比成本价略高,甚至还亏损。“生产抗艾滋病药成本很高,但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陈英对记者说,“可以说在首次公开招标中,东药集团报出的价格已经为国内抗艾药提出了一个新标准。”
在国内屡屡中标,东药集团却把赢利的目光投向海外。东药集团把抗艾滋病药的原料作为拳头产品,远销海外。
“仿制”成国内药企瓶颈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研制生产的抗艾药物主要是仿制药品,国产抗艾药的研制、生产还停留于模仿国外产品的初级阶段,有待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药。从长期来看,抗艾药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尽早制定政策,扶持企业着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药,解决抗艾药物发展存在的仿制“瓶颈”问题。(常思哲)
|